年关将近,部分基层干部的“年前综合症”又开始发作,身体还在岗位,心却已经放了假,对于群众诉求经常拿“过了年再说”来敷衍,这种行为不仅给前来办事的群众心中添堵,更是给其他坚守岗位、一心为民服务的工作人员脸上抹黑。
对于群众来说,临近年关才到窗口办事,可能是因为平日里没时间或者近期急需,无论何种原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需要认真对待每一位办事群众,用不耐烦的语气要求群众“年后再来”,就是工作人员的态度和作风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于“四风”问题,各级纪检监察部门严厉打击,但在官僚主义、个人主义方面却有了新表现,例如在服务群众方面,有的单位表面上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门好进、脸好看”,但还是“事难办”,将过去的“管卡压”变成了现在的“推绕拖”。
临近春节,作风松弛现象在部分地方单位“冒头”。然而此事在网络上曝光之后,许多网友都反映自己曾遇到过这种办事推诿、拖延的情况,而且不仅仅是在临近春节时,或者各种节日是,甚至在平时工作日也有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拿“明天再说”“下午再来”当借口不办事的。
“年后再说”就是个别工作人员长期“推绕拖”的一个缩影。许多工作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就没有养成对群众诉求“马上办”的习惯,为群众办事需求也是尽可能的拖延推诿。这些工作人员心里根本就没有装着群众,而是把自己的事放在首位,对于工作缺乏基本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更缺乏作为公职人员应该贯彻始终的公仆精神。
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而言,春节即将来临,当下最重要的事是坚守工作岗位、服务好人民群众。而把“年后再说”挂在嘴上,能在年前完成的工作一定要拖到年后、或者对群众的不满和意见不以为意的作风“拖延症”,必须及时出重拳加以整治。
这种整治也不能仅仅针对节日前后,在平时工作中,也要加强监督管理,对于工作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自己工作职责的问题,要严肃问责处罚机制。并且将干部奖惩、任用制度和群众评价真实挂钩,只有这样,类似“年后再来”的推诿扯皮、刁难拖延及其他不认真履职的问题才能从根源破解。
(作者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建华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