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贫困地区有共性问题,有个性需求,扶贫资源不能平均化,要坚持精准施策,合力扶贫,提高脱贫质量。在中部一个深度贫困县采访,县里干部抱怨,省里分配光伏扶贫指标,每个深度贫困县平均分,虽然都是深度贫困,但各自情况不同,排排坐,分果果,看似公平,实则不公。他们说,论资源,县里光照足,荒山荒地多,最适宜光伏产业;论现状,他们县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多,扶贫资源更应该有所倾斜。(搜狐新闻网)
笔者认为:每个贫困地区,每户贫困户,贫困程度、致贫原因都是多样的,老百姓所需的帮助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拟定贫困户标准没有统一标准,何为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低于什么标准?省里分配光伏扶贫指标,每个深度贫困县平均分,虽然都是深度贫困,但各自情况不同,排排坐,分果果,看似公平,实则不公。现在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只是每个地区把相对贫困的人口筛出来上报,但村与村、镇与镇、县与县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有些地区的非贫困户可能比有些地区的贫困户还要贫困。贫困户精准识别,应统一标准,从识贫上下功夫,使真正贫穷的百姓得到相应的帮助,而不是各县、乡、村为了以为的公平给基层化任务,给名额,以一种看是公平、公正的方式来完成党中央的任务。
要想打好脱贫攻坚战,就要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贯彻“六个精准”要求,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帮扶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发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大力实施六项专项行动,把行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落到实处。扎实提高脱贫质量,要从工作上找原因,看帮扶的精准度高不高,政策的针对性足不足,群众的获得感强不强;要从作风上找原因,是否急躁冒进、形式主义。贫困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是做不出来的,要避免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必须下苦功、做细活,用“钉钉子”精神打好脱贫攻坚战
要想打好脱贫攻坚战,就要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脱贫攻坚必须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全面胜利。要层层落实责任。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贫困县主体责任,促使其把主要精力用在扶贫开发上。落实相关部门的行业扶贫责任,把扶贫任务优先纳入行业规划并认真实施。
(作者单位:泗耳藏族乡卫生院)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