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四川省水利厅获悉,年内四川省将在1000多个天然湖泊全面实施湖长制,落实地方党政一把手湖泊管理保护责任。(人民网)
毋庸置疑,湖泊是江河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蓄洪储水的重要空间,在防洪、供水、航运和生态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河流相比,湖泊管理与保护难度更大。只有全面实施湖长制,让湖长成为湖泊属地管理与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细化目标任务,加强监督考核,才能真正落实属地管理与保护责任。
党的十九大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在湖泊全面实施湖长制正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举措,是加强湖泊管理保护、改善湖泊生态环境、维护湖泊健康生命、实现湖泊功能永续利用的重要制度保障,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湖泊水污染防治与水环境治理、湖泊水域空间管控、湖泊岸线管理保护、湖泊水资源保护、湖泊水生态修复和湖泊执法监督等工作,真正落实属地管理与保护责任。
在湖泊全面建立湖长制,明确界定湖长职责,落实属地管理与保护责任。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湖泊所在省、市、县、乡镇按照行政区域分级分区设立湖长,实行网格化管理,确保湖区所有水域都有明确的责任主体。湖泊最高层级的湖长是第一责任人,对湖泊的管理保护负总责,统筹协调湖泊与入湖河流的管理与保护工作,确定湖泊管理与保护目标任务,明确各级湖长职责,协调解决湖泊管理保护中的重大问题,依法组织整治突出问题。各级湖长对湖泊在本辖区内的管理与保护负直接责任,按职责分工组织实施湖泊管理与保护工作。
在湖泊全面实施湖长制,齐头并进抓好主要任务,真正落实属地管理与保护责任。依法划定湖泊管理范围,依法落实相关管控措施,严格控制开发利用行为,严格湖泊水域空间管控。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湖泊岸线分区管理,强化湖泊岸线管理保护,强化湖泊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最大程度保持湖泊岸线自然形态;实施湖泊健康评估,因地制宜加大湖泊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改善湖泊水环境,做好湖泊生态治理与修复,提升湖泊生态功能和健康水平;建立健全湖泊、入湖河流所在行政区域的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健全湖泊执法监管机制,真正落实属地管理与保护责任。
在湖泊全面实施湖长制,切实强化保障措施,真正落实属地管理与保护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进展安排,确保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摸清湖泊基本情况,建立“一湖一档”;针对不同类型湖泊,因湖施策,强化对湖泊管理保护的分类指导;科学布设监测站点,对湖泊变化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不断完善监测体系和分析评估体系。同时,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实行湖泊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造成湖泊生态环境损害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全面实施湖长制,全盘考虑、统筹推进,真正落实属地管理与保护责任,让越来越多碧波荡漾的湖泊成为人民生活的优美空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工作单位:四川省蒲江县西来九年制学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