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旺苍县黎明村是非贫困村,全村272户,贫困户仅有30户,属于典型的“插花式”贫困地区。以前,村上也搞脱贫攻坚,但并没有像别的贫困村那样派有驻村帮扶人员,项目和资金自然也没有那么多。但今年来,这些情况正在悄然发生改变。(新闻来源:四川日报)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贫困县、贫困村成为了全国各地关注的焦点,各级政策对贫困县、贫困村不断倾斜,工作力量和资金项目重点都纷纷投向贫困县、贫困村。然而这无形中也就导致了社会对非贫困县、非贫困村里的贫困户关注相对不够,投入相对不足。
普遍贫困的地区或村落,我们定义为贫困地区或贫困村。而贫困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在看似条件好的地区、富裕的村中,也会零星分布着因为意外、因为重病而导致的贫困现象。这些被“发达”掩盖的相对贫困村或贫困户,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插花”贫困村、贫困户。插花贫困虽然不比连片贫困地区任务艰巨,但受政策限制,脱贫难度依然存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2020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要全面脱贫,同步奔康,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世界的庄严承诺,而要兑现这个承诺,那势必要求脱贫路上不掉队一个人,所以我们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在积极打好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战的同时,时刻关注主战场之外的插花贫困地区,积极呼应主战场,确保全面脱贫目标的如期实现。
一要精准确定“插花”贫困人口(户)衡量标准。科学认真分析、甄别致贫原因,重点聚焦贫困家庭,瞄准绝对贫困人口,在高山和采空区生态扶贫搬迁、转移就业和职业职能培训、产业扶持、教育扶贫、医疗卫生扶贫、低保“兜底” 上精准施策,解决“靶向不准”的问题。
二要统筹树立“一盘棋”思想,统筹兼顾,坚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根据不同贫困家庭、不同贫困类型实施差异化帮扶,在做好整村脱贫的同时,加大对非贫困县、乡、村贫困人口帮扶和政策落实力度,着力解决好“插花”问题,不能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三要转变扶贫对象的观念,扶贫扶志,帮扶贫困户树立主动脱贫志气的自信心,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并授人以渔,扶贫扶智,增长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劳动技能,培养新型农民。
四要建立扶贫脱贫后续帮扶长效机制,探索研制扶贫与低保有机结合统一的新路径,实现扶贫资金一体化,有效解决政出多门、九龙治水的问题。可用现代手段建立扶贫信息沟通共享网络平台,统筹各种扶贫资金,保证资金合理拨付,便于部门间的了解和群众的知情。
(作者地址:四川省江油市)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