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谁敢管我反证县官唯我独尊?

[ 作者:谢伯弈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1-11 录入:王惠敏 ]

批发“官帽”、玩弄权术、权色交易……与2015年中央表彰的102名优秀县委书记相比,个别县的“ 父母官 ”忘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用权任性、 腐化蜕变 ,最终“五毒俱全”。在他们的贪腐轨迹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有信仰的堕落、生活的腐化,还有地方政治生态的严重扭曲,甚至“一个人带坏了一个县”。(19 搜狐新闻)

俗话说:“郡县治,天下安。”县级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扭结,是富民强国的“一线指挥部”,作为执政地方的县官,其能力直接关系到地方百姓福祉。诚然,县官治理一方固然需要一定的魄力与威信,但若肆意弄权,滋生“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的念头,恐怕也与执政为民的初衷相差甚远。

在笔者看来,县官叫嚣“谁敢管我、谁能管我”不仅难证“唯我独尊”,却反证地方权力监督失范。

官之至难者,令也。地方纪委作为实施党内监督和规范权力运行的部门,本应严格监督地方官员规范用权,若对肆意弄权的县官熟视无睹,不仅让县官权力失去了有效制衡,所谓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必然沦为一句空话。

笔者认为,杜绝因权力失控而出现”唯我独尊“的肆意妄为,还需完善相关制度。一是要对“一把手”的权力进行科学配置,尤其是一些重点岗位,要界定其职责内的权力边界,同时在领导班子之间合理设置权力,形成既分工负责、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权力结构。二是要设置规范、严密的运行程序,使决策、执行、监督相互衔接。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透明公开是最好的监督。科学界定权力结构,把权力运行程序公之于众,少些“谁敢管我,谁能管我”的蒙昧,多些为百姓解忧的分担。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