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笔者到乡下拜年,正巧遇到家中一位亲戚感冒,去抓个药还得跑到5里外的村卫生所。亲戚说,卫生所简简单单,就是看个感冒发热,医生也就是当年的“赤脚医生”。
亲戚住的这个村庄,离集镇还有不少距离,留守老人、妇女、小孩是村子的主力军,年轻人几乎都离开家乡,外出赚钱了。如果村里有人生病了,只能靠当地一个快60岁的乡村医生诊疗。村民担心,等乡村医生没干了,谁能接他的班呢?
当前乡村医生队伍出现青黄不接、老龄化、服务能力较弱等问题,农村医疗无法得到全面保障。部分乡村医生补助收入偏少,他们的劳动价值难以得到体现。
如何让村里的老百姓放心方便的看病,这应该是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对于国家、省、市出台的各项政策,当地部门要真正落实,用心去关注乡村医生的现状,通过各项措施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和完善乡村医生的养老退出机制,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有学问、有志向的年轻人充实到乡村卫生所,让老百姓不分地域都能享受医疗福利,乡村医疗才有真正的保障。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闽西日报2016年3月18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