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二次会议强调,建立贫困退出机制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建立贫困户脱贫认定机制,制定严格规范透明的贫困县退出标准程序核查办法。要实事求是,严格评估,用经得起检验的摘帽标准来衡量验收,注重脱贫质量和可持续性。要坚持正向激励,留出缓冲期,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实行扶持政策。(新华社3月22日)
在这个数字时代,各类数据标准已然成为评价工作的重要指标。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二次会议要求,建立贫困户脱贫认定机制,制定严格规范透明的贫困县退出标准程序核查办法。这一标准程序,不可避免的要用各项数据来说话。然而“唯GDP”论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笔者认为,在精准扶贫的攻坚工作中,也要破除数字上论英雄、标准下看成败的怪圈,莫让扶贫对象在数字指标前落泪。
精准扶贫是当前中央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内容。面对这场攻坚战,我们有多少党员干部希望在这样的大动作中干出成绩,而又有多少党员干部希望在这样的大机遇中为仕途添上重要的一笔。这样的心情,党员干部不可避免会想方设法让政绩闪光,各项数据指标就成了领导干部的关注点。
曾经因为GDP成为评价领导干部政绩好坏的重要指标,所以“唯GDP”一度被炒作成为影响党员干部前途的唯一指标。虽然近年中央反复强调不能唯GDP论英雄,但是数字化时代没有了数据指标的评价,其他的各种评价标准都显得那么没有权威性、没有操作性。所以,可以想见,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将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类数据的对比,将出现各种各样的数字标准,这是让扶贫工作更加精细化的具体表现,将有助于扶贫工作更加精准。但是,也需要注意数据的可行性、真实性,“经得起检验的摘帽标准”不能成为领导干部为了政绩而玩弄在手中的工具。如此,“实事求是,严格评估”就成了让精准扶贫工作落地落实、取得成效不可忽视的要求。
如今,扶贫开发工作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也是要在这瓶颈期能够用一对一帮扶、各个击破的方式,逐步解决全国的贫富差距问题。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大目标,“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绝不能成为装饰精准扶贫的手段,抓细抓实、落地落实才是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圆满成功的唯一手段。
数字可以说明问题,但是指标代表不了一切。现在离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还有不到5年的时间,我们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以正确的政绩观,破除“唯数据论”,增强看齐意识,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精准施策,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志比钢坚的韧劲完成扶贫开发的最后总攻,避免贫困家庭在数字中被脱贫,避免贫困人群在数字指标前落泪。
作者单位:宜昌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