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评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102人中,时任北京市西城区区委书记的王宁、朝阳区委书记的程连元,在一年内晋升为副部级。(云南日报,3月23日)
去年6月底,102名县委书记从全国2800多名县(区、市、旗)委书记中脱颖而出,被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予以表彰。不论是官方媒体还是市井民间,都认为他们“前途光明”。有专家表示,这102位优秀县委书记有20位已经是厅局级,而且还是“60后”,除非有特殊情况,晋升到副部级问题不大。
这种推论并非是空谈。事实上,在1995年被遴选出的100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中,至少有16人晋升到省部级。而2015年度受到表彰的县委书记中,已有多人得到晋升。仅有5人入选的河南,就有4人获得提拔。
原任北京西城书记王宁当选为北京市副市长,朝阳书记程连元也同样获得重任,远赴昆明出任市委书记,双双成为副省级高官。当然,这与他们原为正厅的职级不无相关。
不管是来自东部发达省份、还是来自中西部地区,从基层岗位上一步步成长为县委书记的官员,能够得到组织和群众认可成为县委书记的优秀代表,本来就是对其能力、政绩和品质的充分肯定。因此,王宁、程连元的提升,着实不令人意外,甚至可以说本来就在大部分人的意料之中。
“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取于州郡。”县级行政单位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骨干力量,担负着领班子、带队伍、抓发展、保稳定的重任。提拔优秀县委书记,就是要树起旗帜、立起标杆,激励所有党员干部见贤思齐、学赶先进,把干事创业、服务为民作为自己仕途晋升的唯一途径,严格落实“三严三实”要求,更好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就是要让庸者下、贤者上。只有让以这些优秀县委书记为代表的优秀干部前途光明,才会让广大党员干部视野明朗,让整个政治生态生动清新。
当然,成绩只代表过去,不能代表未来。如果一味沉浸于过去的成绩不能自拔,甚至放松了对个人作风的要求,那么,不仅是仕途堪忧,甚至前途也不会明朗。对此,所有的党员干部应有足够的认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