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N=1”破除龙多不治水的尴尬

[ 作者:宋明昶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5-16 录入:7 ]

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从2011年起,20多家政府部门的行政执法力量从原单位剥离出来,整合成了商卫食药、农业、城乡建设、社会事务4个行政执法大队。今年年初,在4个执法大队的基础上组成的长沙县行政执法局正式投入运转,从“20”整合成“1”。(人民网 5月15日)

“当青蛙在田里的时候,它归农业部门管;跳进水里,就由水务部门管;跑到山上,变成林业部门管;被卖到了菜市场,又成了工商部门管”。这就是我国长期以来基层行政执法的尴尬局面,从表面上来看,这似乎是强强联合,多部门齐抓共管,按道理来说应该是井井有条、滴水不漏的,但事实却是“十龙治水,天下大旱”。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无非是个部门相互推诿,不主动作为,认为我不管总会有人来管,结果却是“家家都该管,却家家都不管”。同时,长期以来行政机关普遍存在管理权、审批权与监督权、处罚权都属同一部门掌握的情况,这就是典型的属于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当处罚的对象就是过去批准的对象时,不仅增加了执法上的顾虑,更损害了政府形象,丧失公信力。

湖南省长沙县这样的有益探索值得点赞,将多家政府部门的行政执法力量从原单位中剥离出来,重新整合,形成专业的执法大队,原先“管罚一体”的模式变成了“只管不罚”,从表面上看是把原单位的行政职能减少了,但实际上这些部门依然保留了日常管理和监督的权力,同时也很好的避免了既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尴尬境地。整合后的执法大队具有更强的专业性,这就要求他们在遇事的时候无法向任何人推诿,也无法找任何借口,大大的提高了行政执法的效率。

虽然从多龙治水变成一龙治水,是极大地进步,但是这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还应该多思考如何加强执法大队和多个职能部门之间协作,以及如何与多个上级职能部门进行对接等问题。只有完善这些后续问题,才能真正实现从“十龙治水,天下大旱”的窘境到“一龙治水,风调雨顺”的完美转变。

作者地址:四川盐亭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