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短命政策”频现,说好的依法行政呢?

[ 作者:汪春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5-23 录入:16 ]

近日,有两则新闻引起了网民关注:一则是河北吴桥公务员周六加班政策,出台1天即被取消。另一则是河北张家口“天路收费”事件,今天官方表态1周后取消收费,政策前后持续时间22天。对政府来说,这些“短命政策”极大消减了公信力。对群众来说,生活充满不确定性、看不到方向,以后每个政策出台都要自己先预测:这个会持续多久?这距离小康、距离和谐、距离中国梦还很远。我们不得不反思,“短命政策”为何会频频出现?

表面上看,地方政府也是为了地方发展着想,出台这样的政策可以理解。比如吴桥之所以要求公务员周六加班,确实是工作任务重,加班是为了更好为群众服务、更好发展经济;“天路收费”是为了保持草原天路景区的原生态风貌,最大程度展现自然之美、发挥旅游资源,政府并没有因此得到多少好处。的确,与一些不作为、回避矛盾的地方相比,吴桥和张家口敢于“亮剑”,值得表扬。然而,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些政策反应管理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心理,没有从根本上想问题。比如周末加班,不正反应平时工作效率低吗?

从深层来说,“权利任性”是“短命政策”频出的根源。法律是保障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兼顾各方利益,获得社会的最大公约数的抓手。去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有权不可任性。意在强调让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行驶。杜绝权力的滥作为、懒作为、迟作为、不作为,消除行进路上的“中梗阻”。然而,“权大于法”的观念依然在现实中存在。比如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权和休息权,吴桥的这一规定明显与之相抵触;《公路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规定,除本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可以收取车辆通行费的公路外,禁止任何公路收取车辆通行费,“天路收费”哪有依据?说好的“依法行政”呢?

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各地确实都有各种各样的困难,甚至出现看似难以抉择的两难。然而,“两难”并非无解。以前,很多地方在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之间难以抉择,如今,青山绿水不是成为金山银山了吗?如何在法律框架内变”两难“为”两全“,考验每一个管理者的智慧。

作者单位:四川绵阳平武龙安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