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废弃秸秆回收利用,农民的困难之处在哪里?

[ 作者:三农志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5-30 录入:实习编辑 ]

秸秆,这种在农村的农业生产中 是一种特别常见的农业资源,但是在过去的很多年间,秸秆这种东西望望就只有一种用途——烧火做饭。后来啊,农村的也有了很明显的改善,煤层气,天然气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是秸秆成立一种没有用处的废弃物。于是,这种在过去人人都稀罕的柴火资源,就成了让许多人头疼的问题。焚烧?试过,污染环境,还破坏土质。掩埋?试过。腐烂过程缓慢,还对次年耕种会产生影响。丢弃?农村虽然天大地大,但是丢弃的人多了,就没有什么地方能够放下这些废弃物了。

怎么办呢?那就是在现代加工技术的支持下,将废弃的秸秆进行回收利用。作饲料,做肥料,做清洁燃料,做任何一种秸秆所能作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总的来说,这是个节约,环保,是个值得提倡的做法。前不久,国家农业部公布最新数据,在2015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为10.4亿吨,可收集资源量为9.0亿吨,利用量为7.2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为80.1%,801%,这已经是一个相当高的比率了,也充分说明我国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化,尤其是废弃秸秆资源的可持续化,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仅仅从农民个体的角度来看,废弃秸秆的回收利用,对他们而言,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难题。那么对于农民而言,在实现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中存在哪些困难呢?具体如下:

第一,技术和设备成本过高,农民个体难以接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在我国的农业发展过程中是个无可置疑的真命题。前文中我们说起过生猪养殖场的一个可持续模式,但是这一模式是在企业的基础上实现的,作为农民个体,首先技术引进是难关,高额的技术成本是他们所不愿意负担的。再加上设备引进成本,这样就是许多个体农民对秸秆回收利用敬而远之。

第二,缺乏农业生产规模,秸秆回收难以持续进行。在我国,农民个体在多数情况下,均是以小农经营的方式存在的。简单点说,就是农民的土地数量少,农业这噢乖之规模较小,没你啊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秸秆的数量是有限的,通过技术实现回收利用,并不是一种很现实的做法。再加上有些农民的思想观念尚需改进,对秸秆回收利用的理念理解不顾偶透彻,在短时间内,也很难实现农户大规模合作,进行秸秆回收利用。

第三,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对回收利用难以管理。虽然有不少高学历人才渐渐有了重回农村创业的趋势,但是在大的数据下,这一部分人员是很少的一个群体。对农村而言,技术人员的缺乏仍然是个大问题。仅仅依靠农民本身,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实时实地的指导,对秸秆回收利用过程中的管理和操作是相当困难的,纵然有一部分农民有这个想法和启动资金,也在管理和操作者一个瓶颈中望而却步了。

以上三个困难的存在,是农作无废弃秸秆的回收利用在部分农村成为一个人人都知道,但人人都做不到,甚至是人人都不肯做的一件事情,所以每年还有大约20%的农作物秸秆成为废弃物,被采用各种不持续的方式予以处理。但是随着国家对凝噎发展的不断重视,随着农民本身的不断成长,这些困难,也终将会得到妥善的解决。同时,我们农民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农村的建设也会越来越完善。

中国乡村发现转自:头条号 三农志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