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为什么留在农村种地的中国农民越来越少?以后谁来当农民?
即便是不上大学的人,很多都打算在某个城市落脚,做个技术,不愿意回家种地,那以后谁来当农民?
选择在农村种地的农民越来越少了,不一定是每亩土地不赚钱,关键是每个劳务人的地太少。
并不是农村所有人都不想种地了。
1:很多四五十岁的人他们找不到靠谱的工作(好的工厂只招年轻人),只能从土地里赚生活,这群人是嫌手里的土地少,还会租点别人的地种。
2:有一些很“传统”的80后,他们会租大片儿的地,甚至长期包山,做地主。平时会雇几个“长工”干活,农忙时雇一群“短工”帮忙。
就目前我们老家的情况看,土地是稀缺资源,工厂在征地,政府也在征地,农民不是不想种地,而是土地太少了。
所以,目前不想种地的年轻人虽然有“吃不得苦”、“好面子”的因素,但种“小片”的地赚不过在工厂打工却是更实际的原因,毕竟,为了生活,苦和面子都不重要。
为什么选择留在农村种地的中国农民越来越少?以后谁来当农民?
1、呆板的户籍制度。古代是农业社会,农民依生存寻找土地,寻找到土地后可依法拥有土地,就地安居并耕种。现在呆板的户籍制度。
2、不落实的土地政策。我们现在虽然有谁种谁有的政策,虽然有两年抛荒收回集体或国家的政策。
3、不科学的土地税制度。减免农业税的出发点是好的,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同时也割断了农民与国家的纽带。
4、单向迁徙。国家城市化、城镇化出台许多优惠政策,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
在这个时代什么样的人才各行各业都得有人去发展,不然社会会乱了套,都去打工那么又有谁会去创业呢?
中国乡村发现转自:头条号 咱们农村人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