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如何让“老板村官”真正发挥实效?

[ 作者:周晓晓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7-20 录入:7 ]

7月9日,有网友在当地论坛爆料称,常州青城村村支书陈某跑路了,然而,因网帖语焉不详,这条信息并未引起网友的太多关注。此后两天,不断有人在网络上发帖谈及此事,且情节越来越丰富,按网友的说法,一“老板村官”欠下2亿巨债后失联,曾因致富有方才被选为村官,今却因无力偿还巨额高利贷,只好跑路。随后,这一说法得到当地村委及镇政府的证实。(据新浪网)

选任富人、能人担任村干部本身无可厚非,而且还有可能一个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当地百姓致富的好政策,不少地方也确实因为“老板村官”尝到了甜头,也对当前我国农村脱贫攻坚起到了“加速”作用,使得“老板村官”在更多的地方有了发展空间,然而“老板村官”欠巨债跑路的消息着实令人震惊。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特征明显,虽然村官不在机关事业编制内,但在老百姓眼中,村官也是“官”,“老板村官”这顶“乌纱帽”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起到双向作用,但试想若没有这顶“乌纱帽”在背后为其支撑,新闻中的“老板村官”还会借到那么多钱吗?自然就更不会有欠债跑路的事情发生了。

据当地相关部门回应称,涉事的“老板村官”陈某所欠债务为私人债务,与村、镇政府无任何关系。村官作为村“两委”的主要领导力量,上级监督太远、群众监督太难,变相使得村官处于一种监督的“真空”状态。部分村官在行使资金拨付、项目实施、三资管理、执法监管、公共服务等权利时,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作为大众我们宁愿相信陈某“公私分明”,但是并不能排除我们的担忧,陈某私下是否有利用职务之便“公权私用”?2亿欠款不是小数,借款者追不回欠款会不会因此迁怒于当地政府和百姓?

“老板村官”在给个别地方带来致富成效时,我们不能单纯的被所谓的“成绩”蒙蔽了双眼,无视“老板村官”本身就是把“双刃剑”,防止被刺伤,“亦官亦商”长久必然导致隐患丛生。在任用“双强”作为村官时要擦亮双眼,对选举流程实施严格监管,真正能够带动百姓致富的村官我们热烈欢迎,但某些妄图通过“当官”以权谋私的人我们就要将他扼杀在萌芽状态。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自我服务的基层自治组织,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要想此类悲剧不再重演,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将工作做足。一方面要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将村务政务公开透明化。形成镇、村、组“三级”监督网络体系,同时畅通群众的 监督的渠道,对不法行为及时通过媒体曝光,让腐败分子无地之盾;另一方面要加强村官的综合素质考核,让能力与道德并重,有才无德一旦走上体制里必将后患无穷。只有通过政府、社会、个人等多方努力,真正的将权力关进笼子,才能遏制住“老板村官”的有害一面,让他们真正成为带动农村经济的攻坚力量。

作者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周场社区东升路2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