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莫让难题撂倒基层干部

[ 作者:孟晓晓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8-15 录入:实习编辑 ]

如今的城市管理,面临着诸多疑难杂症,但南京市建邺区多举措发挥党员作用,不断延伸党组织触角,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切实解决了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复杂难题,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新华网8月13日)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柴米油盐醋,万事都缠身。”基层工作是繁忙艰辛的,基层问题更是复杂棘手的,众多“力不从心”难题让基层干部怎一个“难”字了得。

干部“难”群众也“难”。服务多头,程序繁杂,基层干部权力有限责任却无限,干部服务难!但群众也难,尽管如今简政放权,但群众办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痼疾仍未彻底治愈。究竟是作风转变不彻底?还是监管不到位?抑或是服务机制存在问题?存在难题就得破解,要自我施压,不为利益所牵绊,莫让“难题”撂倒基层干部,需要智慧与审慎,更需要勇气与担当。

“两效”破解“两难”。基层工作,常常两难,如:农民失地失业要找你,企业进驻有困难也找你。两方都有利益纠纷,基层干部往往会陷入“两难”,这时基层干部就需要用“智慧与审慎”这“两效”来破解难题。要通过细致的审慎,深入调查研究问题本质;通过善学善思的智慧,认真梳理利害关系,科学评估破题招法,周密制定解决方案。综合施策,分类施效,不能只凭决心和热情去蛮干硬上。

“内外兼修”破解“难题”。基层的各种痼疾顽症之所以遗留至今,定有其历史成因和治理瓶颈。不让“难题”撂倒基层干部,从内需要组织“感情和制度”的后勤保障,从外需要基层干部的勇气与担当。人才的成长需要根基需要土壤,从感情和制度上关心基层干部的工作任务、学习生活、工作能力及环境等,最大限度释放基层干部工作热情的“红利”。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基层干部在有了后勤保障的同时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营造干事创业、崇廉尚实、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敢于大胆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身边的歪风邪气敢于说“不”的一身正气。

“事不避难,知难不难”。基层干部莫被“难题”撂倒需要智慧与审慎,更需要勇气与担当。

作者单位:四川省合江县大桥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