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为什么北方县城所在地多叫做城关镇

[ 作者:古道陌香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9-18 录入:实习编辑 ]

地图上很多北方的县城都设在城关镇,而南方的就少多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古代每个县都有城墙,有多个城门,而城门称为“关”,清末到民国时,每个县城重要的军事设施叫做镇,而每个城市都有关卡,于是城市的关卡名为城关,到了建国后沿用至今。县城也是一个县大量人口聚集和经济活动的地方,现在在北方各个地区还普遍存在“东关”、“南关”等等模糊指向的地名,而县都有自己的名字,县治所都是驻在城镇上的,所以大部分都叫城关镇。

可是为什么南方较少呢?在古代,都城多在北方,经济活动开展的早,县级行政管理单位也形成的早,就需要给各个县命名,又不能和镇或者村等县的下一级行政机构名字相同,便随着大众叫法,叫城关镇,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地带,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很容易形成集市直至发展成县城,而南方地区因多山脉河流,因古代交通极为不便,自然条件恶劣,故人口多分布在河流沿岸(有水运交通,而且经水冲刷地势相对平坦),聚落分布零零散散,所以形成县城的过程中相对缓慢,首先是由聚落变成了集市,然后是市镇,并且有了命名,随着古代封建统治范围越来越广,需要县级行政管理单位来管辖,县城治所需要建在人口较多或者交通相对便利的城镇,慢慢的在较大城镇形成了县一级的行政单位,因镇已经命名,便用其他名字命名县级行政单位

中国乡村发现转自:头条号 古道陌香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