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推进数据共享,推行公开透明服务,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成果。(人民网)
按照《意见》,2020年底前,将建成覆盖全国的整体联动、部门协同、省级统筹、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让政府服务更聪明,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互联网+”模式是一种积极的创新,打造出了全新的服务形态,让政务更贴“地气”,让人民也更有“底气”。服务能够真正的得到民心,群众能够真正的体验到“当家作主”的感觉,国家才能更繁荣、富强。
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来看,传统媒体并不是新媒体的延伸,只有不断尝试、大胆突破,做出各具特色的新媒体矩阵,转型才更有意义。在移动端时代,自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去中心化,每个人既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只有做出自己的平台特色,才能更好的转型!
但是,近年来屡屡被曝出“花架子”网上政务事件,让群众伤心,让政府难堪。群众原以为不用多跑腿了,谁知道多浪费了时间还不管用,最终还是得靠常规办法。网络政务的初衷本是为了“便捷”二字,如果落实不到位,安排不合理,再多的政策也不能起到作用。另外,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信息的保密性。
“办事难,办事累”是每一位市民都不愿遇到的难题,借助互联网能够大大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办事流程,解决民众的困难。而真正普及互联网行政,则需要以微信为代表的传播平台发挥自身优势,将最新的消息与办事流程告知民众,成为上情下达的桥梁。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及时传达民众最需要的信息,使相关的政策能够真正惠及于民,是政务微信义不容辞的职责。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