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岳池警方对这起发生在今年8月20日的命案发布情况通报称,岳池警方已于8月底抓获犯罪嫌疑人张某等9人,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同时,县纪委已于8月24日对余某等人进行停职处理,并根据调查结果进一步问责。(11月14日 澎湃新闻)
怀揣正义感的四川岳池村民杨天直,年近古稀还在为不平奔走进京上访,最终被有关人员遣返回村,不明不白死在了家乡村道旁,梦断回乡路。老杨是不幸的,因上访丢掉了性命,但他又是幸运的,必定被媒体披露出来,并引发公众和舆论广泛关注,要知道,不是每一桩上访命案都能被媒体报道出来。
好端端的杨天直具体是怎么死的,或许与其一同进京上访的村民丁仁祥---“被遣返回岳池途中,经常被护送人员殴打”的话,能够为公众的疑虑提供参考答案。严惩死凶手刻不容缓,但这仅仅是就事论事的浅层解决,挖出幕后元凶应该才是关键核心,弄清杨天直等村民为何执意不断上访,又因为啥问题没能公正解决而非要进京上访,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应该看到,对于最基层的群众来说,如果没有太大的冤屈、没有实在闹心的不平事,谁会花钱吃苦踏上无奈进京上访路。其实,大多数信访一般都是基层问题,正是上访者认为基层解决不了或不能公正解决才前往上级信访,有关部门用当事人不接受的结果迫使当事人接受,这是群众上访的内因,也是基层政府截访的根源。把公正解决的希望寄托在上级或京城有关部门的朴实群众,没曾想上访路危机四伏,一些地方政府担心因此影响政绩,想出各种各样截访、扣访、殴访的办法,实在“不听话”强行送精神病院“治疗”也早已不是新闻。
事件中犯罪嫌疑人张某“在问清杨天直等人情况后,主动与岳池县镇裕镇余某联系,表示愿意租车送杨天直四人返回岳池”。让人实在奇怪:首都北京距离四川岳池相隔万水千山,直线距离也有一千多公里,张某与杨天直等上访群众非亲非故,干嘛那么热心,主动联系杨天直所在的镇党委余书记要送他们回来,嫌疑人怎么对余书记的联系方式如此熟悉?彼此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勾兑、交易……,难道张某等人是专门为进京上访群众服务的慈善家?其中疑点多多,谜雾重重,这些都需要相关部门拨开层层迷雾公布于众。
上访本是基层群众向上级政府表达诉求,或揭露社会阴暗面,却被相关部门采取违法的措施致死,显然是对公民生存权极大的藐视。此事不能以相关部门“对余某等人进行停职处理,并根据调查结果进一步问责”就匆草划上了句号,必须揭开当地相关部门“为什么如此狠心”的谜底,理清当地党委政府与“专职”护送人员千丝万缕的关联,别让杨天直之死成为切断彻查案件背后腐败的“死结”;同时希望此案能为全国各地基层政府科学正规解决群众上访提供反面参照,敲响警钟,真正畅通基层民意诉求渠道,以此为契机,化解基层官民之间矛盾,让杨天直死有所值;当然,对少数不达目的不罢休“胡闹”上访者,也不能一味姑息,避免“能哭的娃娃有奶吃”的现象蔓延。
岳池上访村民杨天直,一定不是因上访致死的第一人,但愿是最后一人。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江苏网 2016-11-16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