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一把手的“八策”

[ 作者:李红辉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30 录入:16 ]

“一人得宜,全师可胜”。怎样才能扮演好一把手这个重要角色?依笔者之见,要真正当一名合格的一把手,必须在以下八个方面,加强锤炼、提高素质,讲究方法、注重策略。

一、顺从不盲从。随心所欲、看风使舵,是一把手的大忌。换言之,作为一把手,必须时刻具备顺应时势、乘“市”而上的意识和本领,敏于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善于运用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擅于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在此基础上,积极寻求并努力找准其最佳“结合点”和“突破口”,用以宏观指导并有效开展自己的领导工作。万不可头脑发热,异想天开;抑或不假思索,随心所欲,跟风造势,盲目从事,其结果只能是劳民伤财,误国误民,害人害己。

二、立足不满足。常言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一把手,在自己任职期间必须有明确的工作目标,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建功兴业。但切忌因取得点滴成绩,就沾沾自喜,骄傲自满,裹足不前,自以为“工作做到了场”;甚至邀功请赏,居功自傲,妄自为大,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厉害”。到头来,只能是“兔子和乌龟赛跑——倒落后”,最终吃亏的仍然是自己。必须牢记:“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三、成事不成名。孙中山曾说过:“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作为在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主政的一把手,首要的就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给人以干事创业的形象。“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当地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盼之事,都要“顺其所需、因势而上”,从最坏处考虑、向最好处努力,力求万无一失,想一件办一件、办一件成一件。有些事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千万不能因其小而不为,甚至不顾群众利益,只顾自己出名,抑或为了出风头、赶浪头、争彩头,而讨“标新立异”之巧,扬“轰动效应”之名,行“急功近利”之实,即使暂时出了名,或升了“官”,而其后,不但被群众唾骂,给组织抹黑,而且对自己工作也无济于事,甚至弄巧成拙,最后落得个“鸡飞蛋打(一场空)——无‘官’无‘名’”的结局。

四、统揽不包揽。古人云:“善奕者,谋势;不善奕者,谋子。”谋势,意即统揽和驾驭全局。毛泽东同志也曾说过,该集中的不集中,在上者叫做失职;该分散的不分散,在上者叫做包办。作为一把手,负责的工作千头万绪,如果自恃位置特殊,只讲“大权独揽”、不讲“小权分散”,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不分先后主次、不分轻重缓急,面面俱到、凡事都管,势必疏于领导职守。总之,作为一把手,必须学会“超脱”,即必须具备驾驭全局、统分结合的本事。对于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工作,无论形势多么复杂多变,任务多么艰巨繁重,都应做到既胸怀全局、心中有数,又超脱行事、放而有序。具体而言,一把手要善于广泛调动和充分发挥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准确把握和妥善处理全局与局部、重点与一般的关系,该统揽的统揽,该放手的放手,始终做到“四个结合”:一是要善于把宏观决策与具体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二是要善于把上情与下情有机结合起来;三是要善于把社情与民情有机结合起来;四是要善于把抓中心工作与抓一般性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五、果断不武断。一把手是一班人的“班长”,但不是家长,更不是“一言堂”的独裁者;应高人一筹,但不应高人一等,更不应居高临下傲视逞能。作为一班之长,既要乐于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善于集中一班人的集体智慧,在民主的基础上勇于对重大问题作出科学决策,特别是对棘手问题,要敢于承担风险责任,大胆果断决策,切忌等待观望,优柔寡断,甚至左右推诿,当断不断;又要防止决策前不调查研究甚至以“高明”自居、主观武断,匆忙拍脑袋,决策中自以为是甚至以权势压人、独断专行,盲目拍胸脯,决策后不及时吸取经验教训甚至推诿扯皮、强词夺理,后悔拍屁股。唯有这样,才能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始终确保决策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从而有效避免领导工作走进“误区”。

六、善谈不乱谈。能说会道,是领导干部最起码的功夫。作为一把手,倘若“三棒子打不出一个屁”,阴森寡语;抑或不着边际,胡扯乱侃,语不中的,怎么去说服教育群众,又怎么能宣传发动群众,最终又靠什么去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毋庸置疑,作为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一把手,讲的话、发的言,表的态,在其所在的地区、部门和单位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事关重大,一旦漏嘴,其后果不堪设想。必须一尺十寸,说一无二,实可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万不可信口开河,想啥说啥;抑或官腔官调、老生常谈,说的一套、做的一套;甚至故弄玄虚,虚报浮夸,更不能把“会耍嘴皮子”、“会吹牛角号”、“会拍马屁股”误作有“本事”、有“能力”、有“水平”。一句话,作为一把手,说话做事,要注意讲究分寸,留有余地;尽量做到少说多干,务实求实。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不然的话,迟早会落得个“霸王别姬”的下场。

七、大度不失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凡是“高明”的一把手都具备虚怀若谷、大度容人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质。具体而言,作为一个有作为的一把手,既能以宽广的胸怀去团结同志、打动他人,真正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不断增进同事之间、同志之间的团结与协作;又能以严谨的态度去关心同志、帮助他人,自觉做到不护短、不藏忧,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注意把同事和下属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这样自然就给人留下一个容得下人、容得下事,既讲原则、又讲感情,大度不失度、可亲可敬的领导形象,无形中增加了自己的人格魅力。

八、律己不纵己。一把手是否真正具有领导权威和良好形象,关键在于自身过不过得硬。实践已经证明,一靠上级封不出来、二靠权势压不出来、三靠自己和新闻媒介吹不出来、四靠小聪明耍不出来,全靠自己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模范带头。具体地说,在其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中,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场合何种环境何种特殊情况之下,都不能放松自己的要求,放纵自己的欲望,切实做到“四个一样”,即人前人后一个样,明里暗里一个样,有无监督一个样,当“官”前后一个样,自觉自愿地把自己完全置于党政组织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与此同时,必须始终坚持清廉从政,做到大公无私,以廉为本,不贪、不沾、不搞特殊,不损人利己、不损公肥私、不损害群众利益,真正把廉洁奉公作为自己的一种思想理念和一种职业追求,自觉地将其融入到自己平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一言以蔽之,一把手虽是一班之长,但仍是人民公仆,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官,无论是处事还是处世,一切都得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才能密切干群关系,获得非权力影响力,并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从而收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权威效果。

作者单位:湖南桃江县桃花江灌区管理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