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铲除村霸毒瘤,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 作者:任禹文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2-24 录入:19 ]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严厉打击损害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查处了一批横行乡里的“村霸”和宗族恶势力。2017年年初,中央多个部门表示加大整治力度,将打击矛头对准“村霸”,坚决铲除“村霸”和宗族恶势力毒瘤。(人民网2017年2月22日)

近年来,有关“村霸”横行乡里、欺压百姓的新闻屡见报端。人民网将“村霸”的典型特征总结为八个字“乱政、抗法、霸财、行凶”。最为典型的案例为河北省定州市泉邱二村原村主任孟玲芬指使他们采取威胁、逼迫、辱骂村民,烧毁票箱,阻扰村民参选等非法手段,当选村主任兼公安院,并随意任命、罢免干部,以权谋私,强行霸占土地、破坏耕地、滥伐林木、大肆侵吞集体资产,疯狂敛财。2015年8月,孟玲芬等人殴打村民和记者被曝光后,定州市政法机关迅速开展侦查工作,发现她还涉及另外多起案件,将其刑事拘留,并移交检察机关。2016年3月,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违法犯罪专项行动。2016年8月,孟玲芬被法院以寻衅滋事罪、故意毁坏财物罪、滥伐林木罪、敲诈勒索罪、职务侵占罪、非法占用农用土地罪、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20年,罚金人民币15.5万元,法院对孟玲芬的判决书多达5万字!2017年1月,公安部党委决定将专项行动再延长1年。

究竟是什么让孟玲芬这样一个如此毫不掩饰、公然作恶、试政治规则和法律规定为无物的基层恶霸横行4年,罪行多达5万字?笔者总结其原因为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一是选举不严肃、不透明,导致不法分子通过贿赂威胁等手段把持村务,甚至有“两委”班子成员沦为“村霸”;二是具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分组织不主动履职担责,对恶势力不愿管、不敢管,甚至有的党员干部本着“天高皇帝远”的思想,收受不法分子贿赂,同流合污,结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联盟。

如何还农村一份净土,还民风一份淳朴?首当其冲应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零容忍”的政治态度抓好换届选举工作,为村两委选出素质高、守规矩、能力强、愿奉献的“领头羊”;其次要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自治机制和监督机制,推动基层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加大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财务公开的力度,广泛接受监督,确保村民自治走上正轨,不受干扰;重要的是要加大对“村霸”的打击力度,多部门齐抓共治、多措并举、综合治理、敢于碰硬,依法严厉打击,坚决铲除“村霸”“毒瘤”,同时要严查彻究“村霸”后面的“保护伞”,严惩不贷,确保农村干部队伍纯洁。

作者单位: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