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当官不为财,为财不当官

[ 作者:木木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4-21 录入:19 ]

于集乡是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乡镇,1.8万人口,3.95万亩耕地,经济发展水平低。可就在这个人均年收入不足万元的穷乡镇,却出现了一位“千万元”级别的贪官。(《检查日报》4月19日)

当官不为发财,发财不当官,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务员的劝勉。何况,况且中央早就三令五申,严禁官员经商办企业,严禁利用手中的权利搞利益输送、权钱交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官商两条路,只能选一条,若为一个明智的镇党委书记人,早就该金盆洗手,要么廉洁做官,要么辞官经商。官者若追求仕途长远,就应该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管好心,管好手,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权利是责任,不是享受,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当好人民好公仆的重要保证,如果不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权利,那肯定要出问题。为官清者,才可行之坦荡,时时刻刻严于律己,才能睡安稳觉,才不怕“鬼敲门”。当下正值“秋收后”,清算贪腐旧账正当时。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一分辛劳一份收获,所有的公务人员应都能廉洁从正,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

常言: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一个干部的倒下,不仅仅是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破坏政治生态,对家庭也是致命打击。曾经引以为豪的好儿子、好丈夫、好爸爸,若一朝不慎沦为阶下囚,对家庭的影响是致命的。山东某市原国土局局长被判刑,尚为中学生的唯一孙子跳楼身亡,老局长一夜白头,教训何等深刻。近些年来,“公考”大军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来之不易。一个干部成长的道路更是坎坷的,党和政府的培养,个人和家庭大量心血的付出,这来之不易的今天,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珍惜,应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党员干部牢记党纪国法、人民使命,树立为民请命、为民办事的高尚情怀,树良风,传美名,更要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检验。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