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位于地中海北岸,亚平宁半岛及两个位于地中海中的岛屿——西西里岛与萨丁岛构成了其主要国土,总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000万。意大利拥有悠久辉煌的历史和灿若星河的文化,是欧洲民族和文化的摇篮。首都罗马曾经是西方世界政治、宗教、文化中心,是推动人类历史演进的文艺复兴发源地,米兰、都灵、威尼斯、佛罗伦萨无一不是历史文化名城,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伽利略都是在人类发展史上留下不可磨灭功绩的文化与科学巨匠,古罗马时代宏伟建筑和文艺复兴时代的绘画、雕刻也被视为人类文化的瑰宝。毫不夸张地讲,意大利整个国家都是古罗马文明的博览馆。
今天的意大利已经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世界第十大经济体。制鞋业、机床制造业、纺织机械工业、皮革工业、成衣业、汽车工业、葡萄酒以及橄榄油是意大利代表性支柱产业。世界顶级服装品牌如范思哲(VERSACE)、古奇(GUCCI)、泽尼亚(ZEGNA)、普拉达(PRADA)引领全球时尚趋势,豪华汽车品牌如兰博基尼、法拉利、玛莎拉蒂彰显意大利汽车工业的辉煌成就。
意大利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平原和河谷较多,丘陵地带占国土面积的60%,土地肥沃,十分适合农作物生长。意大利是农业大国,仅次于德国和法国,居欧盟第三位。2013年意大利农业产值占整个欧盟农业产值的11.6%。其中,水果产值占整个欧盟水果产值的25%,蔬菜和花卉的比重也高达17.5%。意大利农业主要是种植业,主要集中在北部波河流域,以小麦、玉米和水稻为主,中南部山脉丘陵地带主要种植橄榄和葡萄,这里也是意大利葡萄酒和橄榄油的生产基地。意大利是欧盟最大的大米生产国,是世界首席葡萄酒生产国,橄榄油出口位居世界第一,此外,意大利面、番茄酱也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依托强大的农业产业优势,辅以创意思维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意大利开创了创意农业发展新局面。主要模式有以下几类:一是农业生态旅游,即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基础,融合农业文化和产业元素,开展休闲观光活动;二是有机农业创意,其目的在于从源头规范农产品生产,提升农产品品质;三是农业文化观光,主要是开发和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丰富乡村旅游资源;四是农业功能创意,即开发农场在教育、体验和心灵抚慰方面的作用。
1,创意之一:休闲旅游农业
意大利是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旅游业与农业的结合是其农业创新创意的有效途径,即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意大利早在1865年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引导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味农业野趣,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作,或者在农民土地上搭起帐篷野营,或者在农民家中住宿,体验骑马、钓鱼等休闲活动,借此纾解现代生活的紧张情绪,远离城市的繁华和喧嚣。
生态旅游农业不是旅游和农业的简单叠加,而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更是深度发掘农业产业形态的不二选择。在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以观光、采摘、体验农作、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以住宿、度假、游乐。意大利的农业旅游已与现代化的农业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新型生态环境及其他社会文化现象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综合性项目,它对乡村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改善城乡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
2,创意之二:有机生态农业
随着食品安全意识的强化,如今的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意大利农业部门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有机农业的开发应用,并在90年代步入快速发展时期,成为欧洲最大的有机食品生产国。意大利有机农产品的1/3以上用于出口,主要包括水果、蔬菜、橄榄油、葡萄酒、干酪、酱油、调味品、意大利面制品等。有机农业要求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包括品种选择、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加工等)实现全程规范化操作,以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就葡萄种植而言,意大利葡萄生产从挖沟、种植、灌溉、剪枝、病虫害防治、施肥到采摘已实现标准化、机械化,这是有机葡萄品质的根本保障。
农业旅游创意与有机农业的再次结合,催生出独特的有机农业观光,为意大利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了吸引力,它一方面满足了游客休闲度假的需求,另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了大量的有机农产品,游客不仅可以在有机农场中旅游观光,也可以见证有机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与传统农业旅游相比,有机农业旅游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农业生产作业活动以有机农业为标准,并经官方机构认证;第二,重视环境和自然景观的保护,农业旅游和休闲活动遵循生态保护原则;第三,尊重地方乡土文化,保护农业活动、传统文化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第四,采用天然、环保的建筑材料,重视农场环境管理。
3,创意之三:文化观光农业
意大利农业和旅游部门一方面大力发展农业旅游、休闲和观光,一方面着力推进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打造区域农业文化品牌。其中,以传统文化为魂的民宿开发是其主要做法,民宿农场化是乡村文化观光的重要一环,其产品类型以农场度假、农场观光、乡村户外运动、乡村美食旅游为主。
位于意大利中部的托斯卡纳地区拥有丰富的艺术和文化遗产,被视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该地区还是著名的葡萄酒产区,也有独特的烹饪传统,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农业遗产而闻名世界。托斯卡纳地区拥有意大利最为典型的民间建筑与最为纯正的意式生活,是意大利农业旅游最为发达的地区。全区拥有4万多个农业庄园,现有7处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如佛罗伦萨农业历史中心、比萨主教堂的农业庄园、圣吉米尼亚农业历史中心、美奇家族别墅及农业庄园等。
托斯卡纳发展农业旅游的经验主要有:第一,完善的法律保障。制定专门法律,明确规定农业旅游农场的建设标准、建筑设计方案、食材来源等。第二,现代化营销手段。发挥互联网信息优势,向游客提供旅游路线、农场特色查询及在线支付等服务。第三,旅游与农业生产良性互动。保证农业生产的主体地位,有效控制农业旅游的发展规模。第四,保持乡土特色。保护原汁原味的乡村建筑、民风民俗,突出地方旅游特色,推广地方节庆活动,如鳕鱼节、板栗节等。
4,创意之四:特色功能农业
发达的意大利农场已经不再意味着简单的农产品生产,已经演变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弘扬农业文化、普及农业教育以及寻找心灵慰藉的场所。基于这一理念和理解,生活在农场中的人可以在农场里寻找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可以获得与日常生活完全不同的体验。
案例之一:教学农场。有些农场为普通市民尤其是中小学生提供科普教育活动,传达与农作物、动植物、食物以及生态环境相关的知识。中小学生对于教学农场为他们普及的关于作物种植、食品制作的知识都兴趣盎然,比如,如何烘干草药、如何制作奶酪等,所有这些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亲身体验过程中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头脑当中,是真正具有实践性、趣味性的教学试验。
案例之二:社会农场。有些农场还被开发成特殊人群(比如心理、精神、肢体残障人士以及囚犯等)的生活场所,承担农场的社会角色或社会责任。之所以有这样的创意,主要是因为特殊群体在社会上有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差别对待,认为他们无法为社会做出贡献,是全社会的负担,这对于此类群体的身心恢复非常不利。社会农场为特殊人士提供真正的、平等的生产、生活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身体机能,还能够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和协作中获得极大的精神愉悦,是特殊群体融入社会、慰藉心灵、重获健康的乐园。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胡豹创意农业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