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早在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列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就已作为未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列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工作议题。国办日前印发的《意见》则进一步明确“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一二三产业互动融合,就是现代农业。笔者以为,这就是决策层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对于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给出的答案。
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互动,被称为“第六产业”,这意味着,农业由单纯的农作物生产向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及休闲服务业等领域交融发展,产业链得以延伸,实现农业附加值的增加和农民的增收。
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已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已经探索出比较成熟的实践经验,即农业不仅仅是耕种农作物,还要延长产业链,农民还要参与到加工、物流、经营、流通中去,把第二、第三产业统统包括进来。虽然,这种融合与互动,并不是要求每个农民马上成为多面手,每个环节都必须亲力亲为,只是强调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与互动将作为一种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农业现代化就是要更新农业生产的传统观念。“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到2020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
无疑,作为现代农业的“领头羊”和“排头兵”,已经在“第六产业”探索之路上处于领先地位的上海,理应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上继续凸显示范和引领的功能和作用。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东方城乡报2016-1-7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