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走出农村,从政近40年,职务曾至厅级的范敬超作出一个众人不解甚至反对的决定:放弃组织安排的省政府参事室主任的职务,独自回到家乡种柑橘。范敬超呼吁,“我一个60多岁的老头,只是给大家作一个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年轻人回乡,会大有作为。”
在去年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大力支持等返乡创业,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广大乡镇企业兴旺,促就业、增收入,打开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新局面。这条政策的提出有着积极的意义。不仅可以帮助大城市缓解流动人口大量聚集带来的“城市病”,有效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加速城镇化进程;而且有利于稳定和增加就业,让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创业创新之中,有利于催生新供给、释放新需求,激发劳动力输出地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返乡创业中,希望与困境也必然是并存的。但毋庸置疑,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能将农村和农民弃之不顾。农村要发展,根本还要依靠亿万农民,特别是那些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本领的返乡“能人”。只有他们的回归,才能为家乡传递新鲜的思想、创新的技术,真正唤醒农村发展的勃勃生机。相信随着更多敢想敢干的“梦想家”踏上返乡创业之路,与乡亲们一起建设家乡,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定能完成地方经济腾飞的目标,将老旧的村庄变成发展的乐土、希望的田野。
返乡创业,不仅消解了“乡愁”,更是将我们对故乡的依恋转化成了发展的动力。尽管创业困难重重,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村发展的脚步如今已是不可阻挡,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农民的自身努力下,农村创业发展的高峰即将到来。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河北共产党员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