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2016年中国粮食生产预测、2020年展望及潜能分析,政策建议
综合各方面的信息2015年全国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为1.663亿公顷,较上年增长0.52%,农作物面积增长粮食出现增长,油料、糖料和蔬菜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年度耕地的复种指数达到123.1。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1.133亿公顷,较上年增长0.55%;粮食占到全部作物播种面的68.2%;估计粮食产量达到6.214亿吨,较上年增长2.37%,粮食产量连续13年增长。同时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按照我国当前的单产水平,我国的粮食产量可以达到8.5亿吨,不仅完全可以满足国内需求,而且可以时间1.5亿吨的粮食出口供给,中国的粮食的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更需要我们配套的制度改革确保粮食生产潜能实现。
鉴于大量农产品大量进口对国内市场产生的严重冲击,农民收入大幅下降,而且中央不及时给农业生产提供相应收入支持,农业生产者收益受到相当严重的冲击。从当前冬播作物和春播种植意及种植收益分析;另外,一些地区的强制的退耕还林、还草。预计2016年中国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为1.6484亿公顷,较上年下降0.88%;作物复种指数为122%;其中,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为1.1250亿公顷,较上年下降0.74%;按照历史的产量发展趋势,预计全年粮食作物的产量为6.20亿吨,较上年下降0.13%,单产可望增长0.62%,达到5515公斤/公顷。
依据过去5年单产和面积变动趋势测算,如果后期国家及时采取重视农业,给农业和农村地区提供均衡的资源投入,到2020年我国农作的播种面积可望达到1.664亿公顷,耕地的复种指数为123.3%;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占比为68.5%;粮食作物的总面积为1.14亿公顷,产量为6.57亿公顷。
粮食作物的分类来看,2015年谷物的播种的面积9555.3万公顷、产量5.73亿吨,较上年分别增长0.97%和2.84%;豆类面积914.4万公顷、产量1614.4万吨,较上年分别下降0.38%和0.68%;薯类面积和产量分别为864.3万公顷和3195.5万吨,较上年的分别下降3.33%和4.22%。
谷物和豆类的大量进口增加的国内供应,价格下降明显,薯类的不耐储存,生产的下降导致国内消费价格大幅上涨。
从价格的变动对生产收益的影响,预计2016年谷物面积下降1.47%,为9414.5万公顷,产量提高5.70亿吨,较上年下降0.47%;豆类面积931.7万公顷,产量1632.9万吨,较上年分别增长1.89%和1.15%;薯类面积903.8万公顷,产量3367.7万吨分别增长4.57%和5.39%。
从当前市场、天气情况和全球宏观经济形势来看,后期价格可能出现大幅上涨,对粮食的生产起到支持作用。特别是,一旦出现不利天气状况可能导致产量远低于当前的预期水平,导致产量下降,会导致秋粮上市前后开始出现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当前形势总体不很乐观,需要引起高度关注。为保证全年的粮食生产稳定,从而为整体的宏观经济的稳定奠定基础,各级部门要对农业高度重视,及时构建新支持玉米生产国家支持政策。
从长远的来看,到2020年国内粮食的播种面积为1.136亿公顷,总产为6.45亿吨。通过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仅仅小麦、玉米、稻谷、大麦、大豆的播种面积按照当前的发展趋势,单产分别达到2015年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单产水平,这几类粮食作物的总产量可以达到8.1亿吨,考虑薯类及其他杂粮的产量我们的粮食总产量可以达到8.5亿吨以上的水平,不仅可以满足国内需求,而且可以有1亿吨左右的出口供应。
分品种来看
小麦方面
2015全年小麦播种面积达到24196千公顷,较上年增长0.43%;单产达到5354公斤/公顷;增长2.17%;总产1.296亿吨,较上年增长2.60%。其中,2015冬播小麦播种面积22632千公顷,较上年下降0.17%;单产较上年增长0.97%,为5492公斤/公顷,总产达到1.243亿吨,增长0.80%。春小麦方面,面积继续下降,面积1525千公顷,较上年增长0.81%;单产4105公斤/公顷,较上年增长0.92%;总产预计为625.9万吨,较上增长1.73%。
优质小麦方面,达到7955.8万吨,较上年7.50%,麦收期间不利的天气条件导致南部主产区的优质小麦产量达到质量标准的比重出现明显的下降,对南部地区优质小麦的供应产生的明显的不利影响。其中,优质强筋小麦的供应量954.6万吨,供应下降7.5%;优质弱筋小麦供应量364.3万吨,下降6.33%。
2016年小麦生产,冬小麦的播种面积为22632千公顷,较上年下降0.17%,山东、河北播种面积有所下降;预计冬小麦产量的有望达到1.243亿吨,增长0.80%;春麦面积受到当前小麦价格大幅下降影响,播种面积出现大幅下降,为1417千公顷,下降7.07%;总产量583.7万吨;全年小麦播种面积为24048千公顷,下降0.61%,产量达到1.30亿吨,增长的044%,黄淮、江淮、江汉地区面积对稳定小麦的面积和产量起到关键作用。
按照历史的小麦生产发展趋势,若后期国家对农业生产保持足够重视,到2020年国内小麦总面积为1.357亿吨,若单产达到2015年法、德和英国平均单产水平,我国小麦产量可以达到1.979亿吨,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小麦生产差距明显,实现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小麦完全可以自足,并可以大量出口供应。
玉米
2015年玉米的播种面积为37754千公顷,较上年增长1.73%,为最近5年的最低增幅。产量2.25亿吨,较上年增长4.44%;单产5965公斤/公顷,较上年增长2.67%。从当前的玉米收储量显示2015年玉米产量的大幅增长。分季节来看,春玉米面积为25781千公顷,产量预计为1.511亿吨,单产6016公斤/公顷;分别增长1.46%、3.76%和2.27%;夏玉米11973千公顷,较上年增值2.30%;产量7011万吨,较上年增长5.97 %,单产5856公斤/公顷,较上年增长3.59%。大部分地区的玉米生长期天气条件良好,玉米产量出现增长,带来产量的大幅增长。
预计2016年国际下调玉米价格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带来市场价格下滑,从而导致农民收益的巨大下滑导致,农户调整种植结构,预计玉米播种面积的36860千公顷,总产达到2.24亿吨,较上年分别下降2.37%、0.60%;单产6073公斤/公顷,增长1.81%,其中春玉米区面积24953千公顷,产量1.52亿吨,较上年分别下降3.21%和1.18%;单产为6143公斤/公顷,较上年分别增长2.10%。夏玉米面积1190.7公顷,较上年下降0.56%;产量7058万吨,较上年增长0.67%。
按照当前的发展趋势,到2020年国内玉米播种面积为36715千公顷,玉米总产量2.35亿吨,如果到达2015年法、德、西班牙、土耳其的平均单产水平,国内玉米产量为3.318亿吨。
稻谷
预计2015年稻谷总体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分别为30360千公顷、6847公斤/公顷和2.079亿吨,较上年分别增长的0.16%、0.51%和0.67%。高产品种和高产种植技术的推广带来单产和总产的提升。
分季节来看,早籼稻播种面积为5716千公顷,产量3369.1万吨,分别下降1.39%和0.94%;一季稻播种面积18289千公顷,产量1.356亿吨,较上年分别增长0.69%和0.80%;双季晚稻播种面积6355千公顷、产量3857.7万吨,分别增长0.06%和1.62%。
分品种来看,粳稻面积和产量增长明显,分别为10094千公顷、7531万吨,分别下降0.13%和0.34%;籼稻面积和产量分别为20266千公顷、1.326亿吨,增幅为0.31%和1.25%。
2016年全国稻谷生产受国家政策支持,生产相对稳定,预计全国稻谷总面积为3022.9万公顷,较上年下降0.43%;产量2.079亿吨同上年基本持平。
分季节来看分季节来看,早籼稻播种面积为5614千公顷,产量3368.1万吨,分别下降1.78%和0.03%,集中育秧利于单产水平的增长。一季稻播种面积18378千公顷,产量1.59亿吨,较上年分别增长0.49%和0.23%;双季晚稻播种面积6236千公顷、产量3830.6万吨,分别下降1.86%和0.70%。
分品种来看,粳稻面积和产量出现下降,分别为9980千公顷、7523.7万吨,降幅分别为1.13%和0.10%;籼稻面积分别为20249千公顷、下降0.08%;产量为1.3269亿吨,增幅为0.08%。
按照过去的粮食发展趋势,到2020年我国稻谷面积为30292千公顷,产量为2.084亿吨,如果单产达到美国、加拿大、埃及、意大利、土耳其的平均单产水平8588公斤/公顷,国内稻谷产量可以达到2.60亿吨。
综合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粮,如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三大主粮产量可望达到7.90亿吨,远高于我们按照过去的发展速度5.80亿吨的产量水平,从三大主粮可以看出我国当前粮食生产同世界发达国家巨大差距,我们农业发展方向不在于扩大播种面积,要通过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和技术方面改进如种子技术、种植技术、规范化、标准化的生产推动生产力水平,不仅可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而且客户成为世界主要出口国。
谷类杂粮的生产来看 :2015年全国谷类杂粮的播种面积面积为3066千公顷,较上年下降1.65%,总产848.3万吨,较上年下降6.67,大量低价国际进口品冲击导致面积和产量下降。在当前国家强力推主粮去库存的推动下,谷类杂粮的播种面积和产量会有所提升,预计2016年面积为3265千公顷,产量870.7万吨,较上年年分别增长6.51%和2.64%。但是大麦面积和产量继续大幅下滑主要受到进口冲击价格大幅下滑,导致生产的大幅下滑。
大麦
2015年冬季,大麦的播种面积下降,高产田更多转向小麦、冬季菜等各类收益较好、有政府政策支持的农作物生产;大麦播种面积下降到458.2千公顷,产量为181.6万吨,单产3963公/公顷,较上年分别下降6.01%、2.28%和增长3.97%,产量创下近年来的最低水平,大量低价国际大麦的进入对国内的生产产生的明显的抑制作用。
2016年国内大麦面积将会继续下降,部分地区出现冬季休耕现象,导致冬播大麦面积的下滑;近期大麦价格同比大幅下滑,抑制北方春播大麦种植。预计2016年全国大麦播种面积424.6千公顷,较上年下降的7.33%,产量178.4万吨,下降1.73%。预计到2020年面积下降331千公顷,产量157.1万吨。按照2015年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三国的平均单产6972公斤/公顷水平核算,2020年我国大麦产量水平可以达到230.6万吨。
大豆
黑龙江地区大豆播种面积进一步下降。单产水平过低,制约大豆生产;研究开发投入相对较少,导致产业发展的落后。2015年大豆面积、总产均有所下降,面积、产量分别为6167千公顷和1118.8万吨,降幅为9.32%、1.77%和单产1814公斤/公顷较上年增长1.49%。中国大豆远低于国际大豆单产水平,制约中国的大豆产业的发展。东北、黄淮及长江流域主产区的农业科研机构对提升大豆单产水平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国家也应对从事农业基础研究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更多的奖励与资助,鼓励国民的在农业基础研究方面进行更多的投入,让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可以直接转移成为个人收入,推动科学技术更多转向显示的生产力。
从东北地区的大豆收购量来看,截至2月15日东北地区的大豆收购量为继续大幅下降显示东北地区大豆面积和产量大幅下降,国内总体的大豆产量出现明显的下降。
从不同粮食的价格变动的比较,种植收益、各地种植意向和单产的发展趋势,预计2016年全国大豆面积为6322千公顷,单产1841公斤/公顷,总产1164.1万吨。
按照大豆的历史产量的发展趋势,到2020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为6022千公顷,单产1925公斤/公顷,总产1159.1万吨。按照美国、巴西、阿根廷、意大利、加拿大的2015年的2954公斤/公顷的单产水平测算,中国大豆总产量可以达到1778.6万吨。中国同主要大豆生产国的生产力水平差距明显。
马铃薯
2014年度马铃薯价格大幅下滑导致新的年度播种面积下降,2015年马铃薯面积和产量分别为5347千公顷和1838万吨,分别下降4.07%和3.77%。马铃薯产量下降带来本年度新薯上市以来价格同比较大幅度上涨。2016年,北方和西部高寒地区的谷类作物转向马铃薯种植,带来马铃薯总体播种面积和产量增长,预计2016年全国马铃薯总体播种面积为5560千公顷,较上年增长3.99%,总产达到1945.1万吨,增长5.83%,单产为3498公斤/公顷。值得高度关注的,当前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和本年度马铃薯价格上涨、玉米、大麦价格大幅下滑的推动下,薯类和谷类、豆类比价关系的变动导致生产调整,马铃薯面积和产量增长。如果马铃薯加工和储存工作得不到有效改善,新薯上市后将会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带来生产者收益明显下滑。
按照当前发展趋势来看,到2020年我国马铃薯面积产量分别可以达到6012千公顷,总产量为2289.6万吨。为保证马铃薯种植产业的持续发展,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大面积推广、鲜薯保鲜、农产品流通成本下降级薯类深加工需要配套发转,尤其是牵涉制度方面跨地区物流成本的大幅下降是保证需求平衡,稳定价格的关键环节。脱毒种薯的大面积推广可以大幅提高薯类的生产力水平,对于提高生产供应是极为关键的。若果达到发达地区的单产水平,中国马铃薯折粮总产量和达到5000万吨以上。
政策建议:
1)从总体粮食生产来看,国家要采取更多市场化的措施,发展多样化的粮食生产,满足多样化的居民需求,同时因地制宜的多样化的粮食生产可以更加有效的发挥国内粮食生产的潜力,从而更加有效地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提升粮食的生产潜力关键在于农业生产的科技投入和农业生产的中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直到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达到消费者手中的全程的社会化的生产服务能力的提升。国内粮食生产所有产品同世界先进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差距明显,而且呈现扩大趋势,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同先进地区差距扩大的原因。
2)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农业的投资应该更多向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生产服务;要实现对农业的投资关键国家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和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从而实现经济增长资源有效流向农业的产生体系,实现农业生产的水平大幅提升,从而尽快解决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我们农业产出的相对不足,并且有效启动我们的农村市场,解决我国内需相对不足的局面。
3)尽快推行农产品生产的目标价格直补政策,实现农产品的市场化和政策制度确保农民收入基本稳定在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农业产业化政策。目标价格直补政策从特定品种、特定地区发展到主要品种,全部地区,多余各类主产区的杂粮品种要通过落实农业保险、农业产业化运作相结合确保年度农业生产者基本收入稳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4)我国农业问题成为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从2015年玉米价格下降对国内宏观经济的影响导致粮食主产区尤其的东北地区的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黑龙江龙煤集团的欠薪事件一定程度是由东北地区的农村总需求的下降导致的全社会总需求的下滑,尽快落实稳定生产者收入的目标价格直补政策,对稳定社会总需求和宏观经济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三农致富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