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何亚福:谁有权决定要不要那么多人口?

[ 作者:何亚福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4-15 录入:吴玲香 ]

2010年3月11日《都市快报》刊登了该报首席评论员徐迅雷先生的文章《让我大吃一惊的“一胎化已完成使命”》认为:在本次全国政协会上,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呼吁放开“二胎”,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个呼吁!

我不同意徐迅雷这篇文章的基本观点,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徐迅雷说:“中国的事,最简单的道理就是,任何事乘以13亿,都是巨大的数字;任何数字,除以13亿,都是极小的数字。”从表面上看,这句话当然是对的,然而,如果我们从积极的角度来看13亿人口,就可以得出相反的结论:“任何一个很小的成绩,乘以13亿,都会是一个很大的成绩;任何一个很大的问题,被13亿一除,都会变成一个很小的问题。”例如,虽然中国现在的人均GDP排在世界第100位左右,但由于中国有13亿人口,所以GDP总量才能排在世界前几名。虽然我认为GDP总量排在世界前几名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但总比GDP总量排在世界第100位左右好得多。

徐迅雷说:“人多了,绝对是中国的负担,是人类的负担,是地球的负担。”然而,如果我们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就会知道:从原始社会一直到现在,世界人口总量一直在增加,但同时人均生活水平反而越来越高。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一生中所创造的价值是大于他(或她)所消耗的价值。正因为如此,人类社会才会越来越进步。

徐迅雷说:“计划生育的政策与实际效果,从来都是‘取法于上,仅得其中’。你规定只能生一个,实际上生的绝不止是一个,往往是两个,甚至三个。我在农村基层工作过多年,这个很知道。”徐迅雷这段话,其实正说明了“一胎化”政策是失败的。现在再来看看“二孩”政策的效果:山西翼城、河北承德、甘肃酒泉、湖北恩施的“二孩”政策试点结果均表明,当政策允许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时,绝大多数夫妇并没有因此而生育三个孩子,也没有使这些地区的生育率明显高于实行“一胎化”政策的周边地区。

徐迅雷说:“我的一个老同事有一句再简单不过的问话问得好:要那么多人干吗?”我想问:谁有权决定要还是不要那么多人?一个国家应该有多少人口?这个问题只应由全国人民的自主生育来决定,而不应由某个领导人或人口学家来决定,因为人口不是国家圈养的牲口。如果某个领导人有权决定这个国家应该有多少人口,并采用国家强制力去实现这一目标,那么,当某个领导人认为这个国家人口太多时,他就会采用强制少生的政策;按照同样逻辑,当某个领导人认为这个国家人口太少时,他也会采用强制多生的政策,正如齐奥塞斯库时代的罗马尼亚那样。

徐迅雷说:“综观整个世界,发达的、文明的国家,几乎全是少生孩子的,这是历史发展的大势,你无法改变。人家‘老人’多、青壮年孩子少,照样过着全世界最优越的生活。”徐迅雷这段话,使我想起了“东施效颦”的典故。西施之所以美丽,并不是因为她皱眉头,事实上,如果她不皱眉头,可能更加美丽。同样道理,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并不是由于生育水平低才发达的,相反,如果发达国家生育水平不这样低,可能更加发达。否则,为何很多发达国家都在鼓励生育以提高生育水平?

【本文写于2010年3月17日】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作者的网易微博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