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案例分享:美丽乡村建设该如何实施

[ 作者:中农富通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5-13 录入:吴玲香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美丽乡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这些重要论述,为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

有些农业大省,农业资源丰富,但多数地方的新农村建设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发展后劲不足,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机会较少,通过建设美丽乡村可以努力将农业资源变为农业资本,结合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做大做强农村特色产业。依托当地优势农业产业,扩大种植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延伸产业链条,以产业转型为途径,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和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加快一产“接二连三”、“跨二进三”步伐,实现高效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及关联工业和农村服务业的联动发展。像大家熟知的安吉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县在“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中,走出了一条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互相促进、城镇与乡村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的科学发展之路。

美丽乡村的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那么,具体如何实施呢?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详细说明:

江苏淮安古庄牛新农村综合示范区

1.规划背景

在城乡统筹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背景下,淮安市清浦区和平镇越闸村和电站村依托淮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淮河、洪泽湖的优美风光,在龙头企业带动下,本着“政府引导、公司运作、村民参与”指导思想,在地方党委政府支持下,在保护村庄原有风格的同时,打造一座集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美丽乡村于一体的“健康绿色家园”。

2.发展定位

示范区选择“让水乡回归水乡”的发展模式,通过丰富多彩的产业打造综合示范区,总体发展定位是“淮河新洲头、魅力古庄牛”,主要承担以下4项职能:

①长三角经济圈城乡统筹示范点;

②江苏省最美丽的水乡小镇;

③现代都市农业展示基地;

④区域生态旅游新经济增长极。

3.发展战略

①省际物流枢纽与运河文化的对接战略;

②区域消费升级与生态文化的对接战略;

③中心城市圈层与康体文化的对接战略;

④多元生活需求与乡土文化的对接战略。

4.规划布局

整体规划以都市农业为主导,以大田景观为底景,以水为魂,以休闲农业旅游为特色,统一规划布局。形成“一轴两带三片区”的规划结构。

☛一轴:生态发展轴线

☛两带:都市农业景观带和现代农业景观带

☛三片区:都市农业休闲区、生态农业示范区和富民宜居新社区。

案例分享:美丽乡村建设该如何实施(图1) 

古庄牛新农村综合示范区总平面布局图

5.村庄建设

通过对村庄现状的分析,确定古庄牛新农村总体平面布局采用紧凑型混合组团布局,主要针对整治区域和新建区域两部分进行规划布局。

案例分享:美丽乡村建设该如何实施(图2)

古庄牛新农村社区总平面布局图

☛整治区域:即越闸村现有中心村区域,对现状环境进行整治,包括建筑立面改造、道路断面及路面改造、绿化空间构建、院落景观打造,使越闸中心村形成开合有致的赋予活力的丰富空间。

案例分享:美丽乡村建设该如何实施(图3)

古庄牛新农村整治区规划图

☛新建区域:位于越闸中心村北侧和西侧区域,新建区重在构建具有活力的乡村社区,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最大限度保留原生态的林地、耕地、园地,实现村庄建设用地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形成和谐共生的关系,延续质朴的乡村风貌。

案例分享:美丽乡村建设该如何实施(图4)

古庄牛新农村新建区规划图

功能结构规划

结合地形地貌、水系、农田等自然环境条件,村庄形成“一心一轴多组团”的功能结构。

☛一心:村庄管理、公共服务、产业服务的中心。由村委会(综合服务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养老服务中心、健身休闲广场及商业服务等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共同构成,位于村庄中部。

☛一轴:村庄服务中心向东西形成一条空间轴线。

☛多组团:由村庄主次干道将村庄分割而成多个生活组团。

案例分享:美丽乡村建设该如何实施(图5) 

古庄牛新农村社区功能结构规划图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农富通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