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新一轮农业农村改革四川正实现十大突破

[ 作者:戴璐岭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14 录入:吴玲香 ]

四川是全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四川农村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鲜明主攻方向,聚力关键突破,传承和发扬了“敢为天下先”改革精神,创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新一轮农村改革正实现“十大突破”。

据了解,四川是一开始就把农业农村改革摆在全面深化改革“突破口”地位的省份。这是立足全国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大省的省情,着眼补齐全面小康短板,省委在改革总体布局上作出的重要决策。

同时,四川也是唯一在新一轮农业农村改革中鲜明提出“主攻方向”的省份。四川农业农村改革的主攻方向: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和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努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现代化水平。这一主攻方向,抓住了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这个最关键、最复杂、最积极的生产关系,就能够带动农村其他改革攻坚突破。

四川还是率先采取“省级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方式系统集成推进农村改革的省份。在抓好成都市、内江市市中区、巴州区、彭山区等4个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同时,选取荣县、纳溪区、广汉市、安岳县等16个县(市、区),开展省级农村改革综合试验,把农村改革亟需突破的事项整体纳入试验区进行综合试验,整合现有改革举措,在农村改革推进方式上进行创新,提高了改革整体性、协同性。

此外,四川是第一个建立起农业农村改革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省份。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梳理筛选出长期、稳定、可量化、可考核的改革事项,设置为31项考核评价指标,建立起了农村改革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两年多来的攻坚,四川农业农村改革实质突破了一批重点难点,创造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农业农村改革极大解放了四川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民增收脱贫致富。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从2012年的7001元增长到10247元,在8个经济大省中增幅第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生猪、水禽出栏居全国第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综合效益全国第一,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6%;贫困人口每年减少120万人以上,由2012年底的750万人降为380万人。

不难看出,四川正在走出一条独具四川特色的农业农村改革新路子,即日起,四川新闻网将推出“四川农业农村改革新突破”系列报道,详解突破做法,细数改革案例,希望为更多正走在农业农村改革路上的干部群众提供借鉴。

【十大突破】:

突破之一:“农村产权确权颁证”早于全国快于全国,创造了“多权同确”的成功做法

突破之二: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全国领先,基本建成覆盖全省、联网运行、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

突破之三: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规模扩大,形成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多种模式

突破之四: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创造四川经验,“两股一改”做法得到中央肯定

突破之五: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创新突破,开了农村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的先河

突破之六: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稳妥推进,探索形成了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

突破之七: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改革试点加快推进,构建起多元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突破之八:农产品营销模式创新突破,基本建立起农村现代流通体系

突破之九: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改革探出新路,财政支农资金股权量化改革形成全国首创经验

突破之十:农村金融创新迈出重大步伐,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加快建设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四川新闻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