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2016中国养猪技术创新大赛大广州区复赛隆重召开,15位复赛选手先后带来自己的技术创新。第二位上场的醴陵美神农牧有限公司的张坚博士为我们介绍了醴陵美神农牧的治污模式——应用农业生态系统原理解决猪场污染问题。
张坚博士介绍,大型集约化猪场的设计应按照猪的生理需求进行合理布局。并且猪场的污染物(以粪、水为主)的处理应该在充分理解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应用农业生态系统原理种—养结合: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进行有效处理,不对猪场以外环境造成污染。
醴陵美神农牧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系统总投资约200万元左右,年运转费用约10万元,年销售沼气180万元,纯利润约150万元。
如此高回报是如何做到的呢?张坚博士为我们详细介绍了醴陵美神的处理工艺。
首先是将所有污染物在酸化沉淀池酸化沉淀,
酸化沉淀池
沉淀之后处理产物进入二级处理系统中的地下钢筋混泥土厌氧发酵池进行发酵,
地下混泥土厌氧发酵池(2200m³)
钢筋混泥土发酵池发酵完之后,处理物再进入二级处理系统中的黑膜厌氧发酵池进行二次发酵,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或者直接外销,产生额外的经济效益。
黑膜厌氧二次发酵池(13500m³)
发酵完毕之后,进行沼液曝气池曝气池处理并用生物膜吸收池对沼液进行生物膜吸收处理。吸收完毕之后再进入三级处理系统——三级生物吸收塘。此时的处理水用于种树、种菜和养鱼等生产生活,进行资源循环利用;或经消毒后用作冲栏、水帘降温等生产用水,次步产生的污水将进入下一个处理循环,这样可以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但是有一个问题,利用这一套污水处理工艺的时候,水塘的氨氮磷含量有一定的超标。
当然,养猪之路漫漫,创新总会遇到各种问题,希望醴陵美神能够继续完善该处理系统,让应用农业生态系统原理解决猪场污染问题这一套工艺更加完美,在解决污染问题额同时,为养猪人节省更多的生产成本,造福养猪人。
醴陵黄鹤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现为醴陵美神农牧有限公司),2013年9月底投产,在污染物处理系统的设计和建造中就贯穿着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并重、种植—养殖相结合的农业生态系统理念,运转三年来,已有效循环利用全部处理好的污水,不对外排出污水。
“2016养猪技术创新大赛”由《农财宝典》新牧网、勃林格联合主办,旨在挖掘民间养殖高手,鼓励技术创新,口号为“进步从点滴做起”,力求分享可以提高养殖效率或节省时间人力的一线技术。此次大赛从3月启动以来,陆续收到了全国几百份报名资料,分大上海、大广州、大北京三大赛区,目前各地海选也已接近尾声。在广州、北京、上海3大赛区组建专家评审委员会,并评选出40名优秀创新点代表参加第一轮的复赛,6月13日大上海区在徐州进行了复赛,6月27日大北京区在大连举行复赛,7月9日大广州区复赛在广州举行,三大赛区选出40家决赛猪场。计划到9月份,这40家猪场的技术创新点历经初赛(海选)、复赛、决赛,经过全国专家评审委员会与网络投票,最后选出全国技术创新十强。(部分图片来自醴陵美神农牧有限公司 张坚)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新牧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