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衡阳市腾并仓容46万吨,预计今年早稻最低价收购量40万吨,仓容供给略有剩余。”8月22日,湖南省衡阳市商务和粮食局党委委员、市粮食储备处处长罗宏华告诉粮油市场报记者。
衡阳是“鱼米之乡”、产粮大市。2016年全市早稻播种面积365万亩,产量130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种植习惯的差异,衡阳早稻上市较晚,多数托市收购库点8月8日前后正式开秤收购。
周南是衡南县三塘镇粮食经纪人。据周南介绍,近两年他投资600多万元购置了6组烘干机,还新建了1座5000吨的标准仓。今年早稻上市后,根据粮食水分的高低,他以100~113元/百斤的价格收购了700多吨早稻,目前还没有卖。
“衡南县新建仓库数量较多,仓容充足,卖粮没有问题。”周南说。
据了解,衡南县近两年新增仓容15万吨左右,总仓容量达47万吨,其中民营企业建仓量近70%。在早稻托市收购量10万吨左右的衡南县,今年提供的有效仓容多达19万吨,仓容量可谓绰绰有余。
与衡南县形成反差的是,常宁、衡东、衡阳、耒阳等县市的收购仓容却不容乐观。衡东、常宁两县今年托市收购量均在5万吨以上,而目前有效仓容均不足2万吨,仓容缺口达3万~4万吨。
托市收购库点分布不均衡,使今年早稻收购的供需矛盾进一步突出。
在仓容缺口较大的县市,可能会因收购库点减少而出现卖粮排长队现象;而对仓容供给相对宽松的县市来说,仓容过剩也会造成资源闲置。
“为了解决库点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我们制定了两种预案:一是积极引导种粮大户到衡阳辖区内仓容充足的周边县市收购点卖粮,为他们开辟绿色通道,预留仓库;二是对于家里缺少劳动力的农户,派人和车去家里上门收购,只向农户收取成本费。”罗宏华说。
种粮利润本来就薄,让种粮大户到外地卖粮,是否会增加卖粮成本?在罗宏华看来,粮仓大多建设在城乡结合部,或是两个县之间,引导种粮大户就近卖粮,最多也就比在本地卖粮远30公里左右。另外,粮食部门与卖粮农民提前预约,开辟绿色通道,专设收购库口,基本不用排队。“与去年部分地区农民卖粮需要等2~3天而增加的租车费用和时间成本相比,异地售粮成本基本持平,甚至还会减少。”“此外,我们已上报衡阳市政府,建议以文件形式要求各县市政府对异地售粮的种粮大户给予运费补贴。”罗宏华说。
截至8月19日,衡阳市最低收购价收购早稻2万多吨,与去年同期的1.2万吨相比,增加0.8万吨,收购进度同比加快。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粮油市场报》2016年8月25日A01版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