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粮食供给侧改革价格下跌 外媒指出有助于农业长远发展
近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编发一组信息显示,今年以来我国推行的一系列农业改革获得包括《金融时报》、《日本经济新闻》、《华尔街日报》、《南华早报》、彭博社、路透社等国外主流媒体机构的关注,并指出当前推行的土地流转、农民进城等措施有助于中国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从而改变以前低效的生产方式。
从汇总各方的报道内容来看,这些媒体普遍对中国近年来持续大量进口粮食表示担忧,而当前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将有助于提高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从而对全球粮食供应起到积极的作用。
来自《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指出,如果中国农业不能引进机械实现规模化、提高生产效率,中国的粮食进口扩大可能对全球市场造成影响。
根据粮油关注小编收集的消息显示,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开始逐步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包括推行土地流转,鼓励规模化经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调减主粮作物种植,并将实施多年的政策性收购逐步退出,鼓励粮食价格回归市场。
从今年市场的监测情况来看,粮食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在粮食种植效益低下的驱使下,农业结构调整开始有序展开,包括粮改饲、粮改豆等结构调整效果明显。据来自农业部门的数据显示,今年玉米调减面积大约在2500-3000万亩之间,有效的缓解了玉米库存压力。
此外,今年的农业补贴方面,国家也更多的转向合作社等土地规模化经营单位,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实现规模效益。据农业部数据,截至2015年底,中国耕地流转面积高达4.47亿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总面积的33.3%。其中,接近80%的农地流转是经由出租和转包。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今日头条(头条号/粮油关注和小微传媒)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