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关于吃”,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一、国际有机运动发展正提速
从1972年开始的国际有机运动,一直总是缓慢前行,这两年却出现了爆发性的发展趋势。这种被评价为“渗透式爆发”的现象,其爆发点是什么?
美国统计近年几次销售额的时候,他们认为增长幅度最大的是有机农业、有机产品。这时商业部门开始关注,美国的很多人在做农业、做商业以后,消费者需要什么,他们就极力地生产什么。
如果市场需要有机大豆,他们就会放弃转基因大豆。那么,为什么美国人现在大面积种植转基因农产品,因为中国市场需求很大。如果中国市场拒绝食用转基因食品,他们自然就会放弃生产。
二、中国有机比不过欧洲常规农产品
最近大家都提出,有机农业产品的营养品质、营养价值和安全性不如常规的。三联杂志里一个不负责任的记者很偏激地做了一篇报道,明确提出做有机农业不可以用转基因的技术。这种立场显然已经不客观了。
欧洲农产品价格与中国常规农产品为什么价格相差悬殊,因为欧洲常规农产品的化肥、农业激素使用量是被严格限制的,其常规农产品的质量甚至比中国所谓绿色农产品的质量还要好。
因为大量使用化肥、激素、农药,从而使得农产品对人体的危害性相对要大很多。欧洲一些常规农产品的品质、口感、营养、价值居然和我们真正的有机农产品质量差不多。而他们的有机产品在种植上大部分采用了休耕、轮耕的耕种办法。
三、中国有机大有可为
美国康乃尔大学研究有机农业的专家,带着学生到河北邯郸某农场,实习了六个星期。这六个星期研究的结果表面,该地芦笋的有效养分远远高于美国。看到这样一个研究结果,他们说了一句话,“现在看来,我们要向中国学习有机农业了”。
特别在欧洲,如德国,有一篇论文这么写他们的有机种植:第一年种有机,第二年种小麦,第三年种牧草,三年平均下来,六百公斤,一年平均两百公斤,而我们的小麦常规产量是每亩650公斤,还不到我们产量的三分之一。
根据这样的论文,国内有些专家和记者发言了,说如果按照有机方式种植,中国要饿死一半人。根据欧洲这样的种植方式,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但是中国人没有利用欧洲农业的休耕方法来种植有机农业。
我们只是在改变投入品的方法。中国做有机农业,说实话闭着眼睛400公斤都可以种出来,不会只到200公斤。非大旱情况下,我们的有机产量可以达到400多公斤,风调雨顺时可达到500公斤,甚至600多公斤。
这就是说,中国有机农业种植首先采用的是一种保证产量的方式方法。
四、为什么批评有机农业?
我们经常会提到中国特色有机农业,什么是特色,欧洲有一个政策,只要不使用化肥,就给予补贴。中国是只要不减产,就可以拿到一部分补贴,我们强调的还是产量优先。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我们牺牲了环境,牺牲了品质。
欧洲是在保证环境的前提下牺牲了产量,中国特色有机农业要做的是,在保证环境的前提下,保证产量、保证品质、保证食品安全。
最近美国有一个环保主义者,也是一个学者和专家,对有机农业提出了非常严厉的批评。为什么生态农业学者、研究者会对有机农业提出批评呢?因为生态主义学者首先考虑的是环境因素。
我们现在碳足迹——在运输的过程中,人的行动过程中,大量消耗石油,对二氧化碳是破坏的。而我们有机农产品销售的目标客户太远了,如中国有机农业的第一款产品——有机茶叶出口到了荷兰,。这就不难理解中国的有机产品商品为什么价格那么高。
五、有机农业是大情怀
现在一直讲为什么有机农产品的价格会差这么大,是被什么拉动起来的?原因是,由于种植过程中技术含量太低,使得产量受到很大影响。还有劳动力的投入,这几年国内整体劳动力价格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常规农业更多的采用了类似除草剂等省力省时的技术方法。在所有的农产品过程中,我个人最反对的用除草剂,因为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是最大的。有机农业有四项基本原则:健康、生态、公平、关爱。
通过有机农业的四项原则,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生态的关系。在健康和公平的关系里,已经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公平了。有机农业要实现,在一个公平的生态环境下,要和其他的生物、动物共享环境,要给他们一个公平的待遇。
什么样的待遇?比如我们养殖过程中,一定是动物福利主义,有机农业强调是动物福利,当然不是动物保护,如果保护了,我们连吃都不可以了。
“动物福利”理念在国外发展非常好,即便是从人的厉害关系上考虑,当动物生活得不愉快的时候,和走进生命尽头的那一刹那的恐惧时刻,其身体产生的毒素对人体是有害的。我们不可以用那种非常残忍的,仅仅是为了索取那一点可以当商品性的东西产量的时候所采取的方法。现在来说,为什么那些很多人吃了以后,不仅没有得到营养,反而带来一些害处,就是因为我们急功近利,一个从饲料,一个从激素,还有是药。
在中国,这问题上是很严重的。因为我们几乎已经处于了一种失控状态。虽然国家有这样的标准,但是我们的养殖很分散。甚至,我们已经到了不知道该相信那些大企业,还是相信农民小企业,或农场的地步了。
六、可怕的食品安全现象
我有时候和大家开玩笑说一句话,我在外面很少吃这些东西,不瞒你们说,打开冰箱每一块肉我知道它的出处,每一个鸡蛋我知道产在哪个农场,这些农场我考察过,说起来可能有些太奢侈了。
很多人现在强调,我不主张象我这样,从理论上这样做是错误的。我们又讲到了,信任的关系,比如钱钟书说,很多人想见钱钟书,你知道鸡蛋好吃就可以了,不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
这个产品拿出来应该保证是合格的,健康的,当我们现在不信任它,要自己去亲自调研,这已经是非常的扭曲,这是社会的一种退步。
如果我们不做这个研究,会认为这是合理,那个不合理。这个合理是非常混乱的状态下一种自救的方法。从商业的角度,社会发展来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上来说,这是非常的不合理的,非常的退步。
有人非常强调这一点,虽然我冰箱打开是这样,但我不认为这是对的。反而觉得这样是错的,这需要有一个过程。我在调查的过程中,真的发现问题太严重了。比如我不吃水煮鱼,是被吓到过。我在山东发现一个渔场养鱼的时候,一条鱼身上一块块白斑,为什么会长白斑,因为他们在里面撒药,鱼都成这样了。这样的白斑鱼还卖得出去吗?怎么卖出去?他们回答说,做水煮鱼看不出来。
这件事情的危害性,会给你带来什么:带来的是整个信任程度的崩溃。原来他们养鱼是这样养的,养出毛病后是这样处理的。我有一个做饲料的朋友告诉我最近不要吃香肠,因为最近得了蓝饵病的猪都做了香肠。
自己不吃的东西给别人吃,这是一种怪现象。
本文根据朱安妮老师在九派开元智库机构主办的“土壤革命:有机深观察”主题沙龙主讲内容,粗略梳理而来。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九派智库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