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主编推荐

常涛:垃圾分类必须要顶层设计制度创新

[ 作者:常涛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4-10 录入:王惠敏 ]

这一段时间关于垃圾强制分类的讨论如火如荼,做为一个从IT行业转行5年的从业者,很想说点什么。在这个领域,很多方面我还是一个小学生,但IT行业的锤炼使得我始终保持着系统看问题,跳出圈外看问题的习惯。此文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收获也就足矣。

我依旧以三段论来叙述:背景、问题、解决之道。业内人士可以略过前两个问题直接看第三段。

一、历史简述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垃圾分类以及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一直问题多多,原来供销社回收站体系被市场化的大潮瓦解。同样,这个行业在市场经济下爆发了活力,无数从业人员的加入使得收废品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产业链,但跟大部分行业不同的是,由于行业利润微薄,工作环境差,在国有体系退出市场的时候,并没有起来一批民营企业替代,整个回收体系被成千上万的个体回收者(后面缩写为A)以松散的交易模式盘踞了。

虽然后期环卫体系从打扫环境卫生的职责演进成为有一定的生活废弃物的清运能力的体系,但由于从属主管部门不同(环卫归属住建部管理,再生资源做为商品归商务部管理),且无意与回收个体户竞争,于是逐渐形成两张网。一张网是:居民卖废品àA,或居民扔掉废品à保洁àA,或居民扔掉废品被A直接捡走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另一张网是:居民扔进社区垃圾桶或者公共场所垃圾桶的废弃物被环卫清运的废弃物网络。这两张网一个是市场化的,一个是事业单位吃皇粮的。

二、问题研判(问题不分顺序)

1、垃圾流向不确定。行业没有巨头意味着没有体系。完全市场化的运行在初期效率高,资源配置合理,但是逐渐也会有一些问题。例如:各个环节逐利,对后处理工厂的处理水平不关注,导致本应淘汰的落后产能依旧可以在法律的灰色地带生存。一方面我们对后处理工厂的管理不够,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体系缺失带来的无管理抓手的问题(地沟油、毒跑道、假食用胶、医用塑料玩具等)。

2、废弃物增量加快,环卫压力巨大。各个环节逐利还会导致,当再生物资价值变低时,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就拒绝回收,于是这些物资就作为废弃物回到环卫体系。尤其是在消费升级,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勤俭的习惯逐渐减弱的情况下,越来越多本来有价值的再生物资回到垃圾桶进入环卫体系。而前端分类没有习惯的国情,导致这些物资交叉污染,后期分拣、再生利用的成本大大增加。稍微分类好一点的区域由于环卫又缺乏分类运输的经验体系,使得垃圾分类工作推进进入尴尬两难的境地。逐渐加速的垃圾增量导致政府逐渐进入无地可以填埋,无处建焚烧厂的窘境。

3、正规后处理工厂无法生存。国家支持或者直接建设了大量的处理工厂,由于回收渠道不可控,这些物资大部分进入小作坊(小作坊成本低,出价高)。国家曾经出台了各种政策来补贴正规工厂,然而补贴的钱也随着工厂收购价格提高变相补贴到回收体系。当然随着国家的严厉打击,小作坊越来越少,但是由于回收体系的缺失,加之回收个体户的城市挤出效应,导致物资加剧回到环卫体系。垃圾增量进一步上升。同时,处理企业依旧无法获得足够的原料。

另:关于两网融合,我的观点是:两个有系统的网络才谈得上整合。一个有系统而另一个根本谈不上是网络,完全是点状结构,整合演变成吞并或者竞争,必然会引发回收网络的抵触和反弹。政府如果出台政策,系统思考这个问题是关键所在。

关于垃圾分类的手段,大家的基本思路都是:宣传教育,前端设置分类垃圾桶,运输增加分类运输能力,后端对接相应处理厂,过程增加罚则。这样可以吗?宣传教育要搞,但足够吗?罚则可以有,责任主体在现有的居住环境下清晰吗?执法队伍人数够吗?

三、关于颠覆式创新和顶层设计的思考

1、创新分很多种。一般来看,分为进化式创新和颠覆式创新。比如,汽车替代马车,这就是颠覆式创新。汽车安全性越来越高,越来越省油这就是进化式创新。而到了电动汽车,又属于颠覆式创新。再如,Iphone替代功能机是颠覆式创新,Iphone不断升级,乃至Android手机厂家也在不断追求处理器速度和屏幕大小这就是进化式创新了。除了产品,模式方面也有很多创新例子。例如,Uber、滴滴对出租行业就属于模式上颠覆式创新,而Uber、滴滴逐渐增加服务种类就是进化式创新。现在的Ofo,摩拜对原来的公共自行车就是颠覆式的创新。

有时候大家会把互联网与传统生意的结合混淆为颠覆式创新,这是错误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叠加客观上是进化式的创新,它解决更多的是信息不对称以及提高效率,而并未颠覆和替代。就像淘宝京东不会颠覆替代实体商业一样,因为他们只是让消费者更容易以更低成本获得信息,提高了效率而已,这种效率提高往往也是有边界的和有短板的。界定这两种创新的原则,还是要看其商业本质到底有没有改变,能否完全替代原有体系,能否引发一系列衍生效益,能否更高效的运行,能否同时解决若干实质问题。

颠覆式创新必须要用顶层设计的思维方法。必须要跳出原有思维模式,分析问题本质,找出痛点,一击而中。这也是有时候外行搅局往往能搅的天翻地覆的原因。

2、我关于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体系建设的观点。

本质:人社会活动产生的各种废物,如何尽量小的给环境造成影响。(这里包含了两点内涵a:资源是不是最大化的再利用:最大化的再利用,无论平级处理还是降级处理都是减少了环境的影响;b:处理系统必须高效和低成本:处理系统其本质必须要用最合理的活动行为完成目标。过程必须最少碳排放,必须符合一定经济原理,这样的系统也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第二点换句话说:在解决废物的过程中又增加了不必要的废物就不划算了。)

系统要考虑的要点:人趋懒(懒得分类);必须有利益拉动和明确的责任主体(利益包括奖励和惩罚);不是一套系统能包打天下的,需要有总体设计和分别适合的方案;必须是长效机制,能够自我完善和闭环;IT手段的结合;结合中国信用体系、居住环境、居民素质等现实情况;尽量让各种物资前端分离进入各个专业系统;绿色设计,利于回收的设计;反向物流体系和正向物流体系的结合等。如果我们的系统只能解决其中少数几个问题,那是危险和失败的。

建议:a:国家行使环境管理权出台垃圾分类以及再生资源回收总则,确保有上位法支持。b:加强EPR(生产者责任制延伸体系)责任,每个企业的产品设计必须要考虑如何对接回收体系。把生产产品的企业强制拉入体系中,确保从源头设计的保障。这可以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由于企业责任主体明确,并不难操作。c:根据不同品类制定相应回收体系细则,能共用的共用,不能共用的建立独立闭环体系。d:设计体系中重点要考虑居民的利益驱动原则。e:闭环,尽量减少人为监管,如果需要人为监管要有明确的界定。f:长效性考虑

3、举例:由于我研究包装物,所以用包装物举例简要说明所谓颠覆式创新的构想。以快递包装为例。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按照如下路径思考。1)快递公司包装生产厂出台行业规范包装尺寸,标准化(可以分为可重复使用和一次性使用两类)。2)要求商家必须使用符合标准的快递箱包装商品。3)消费者购物时需要对快递箱交押金,不同类型的回收箱以及不同尺寸的回收箱押金不同。4)所有快递员在送货后必须有回退回收箱押金的义务和责任。回收箱不一定当时取回,也不一定与快递员一一对应。5)回收箱上需要有一定简单的防伪和编码措施并通过IT系统有效防止恶意骗取押金。可以预见如果实施类似这样的系统,快递包装物就会从生活垃圾中分离,并利用正向物流的反向边际成本实现最小成本的归集,物资流向也完全被控制住。

这个构想其实也是参考了国外饮料瓶包装物押金体系的精髓。系统暗含了几点原理:1)把低值的产品通过押金增加其附加价值,避免回流至生活垃圾;实现前端分离。2)责任主体很明确,谁用谁交押金,界定清晰;乱丢弃时押金会转化为轻微的处罚。3)通过IT手段闭环监控整个交易,保障系统安全性和信用体系,防止恶意骗取押金。4)快递人员结合返程空车边际化运输。5)生产企业、快递行业、消费者都是生产者责任延伸体系的一部分(EPR)。6)渠道自成体系,高效、长效机制

押金体系是一种思维方式,在垃圾分类以及再生资源回收手段上也是一种颠覆性创新,2000年以后,在德国、北欧等国大量使用,使用范围包括饮料包装物、电池、甚至汽车。因其效果明显,严谨,无需人为过度干预监管而广受好评。这就是一种模式上的颠覆式创新,而并非简单的进化式创新。当然,除了押金体系,还有很多其他的模式可以借鉴,只要满足:适合国情、实现市场有效配置、闭环、长效,易于监管那就是好系统,那就是好设计。

最后,由于这个行业有系统不经济的特殊属性,很多商业模式并不能完全靠市场自发组织产生。需要政府初期强力介入,协调,并出台政策。

参考文献:《ZENTRALEORGANIZATION EINWEG PFAND DEUTSCHLAND德国单项押金体系蓝皮书》、《环境押金制度研究-王雪》、《环境法上的押金制度探析_刘长兴》,《生产者责任延伸_EPR_制度研究_唐绍均》、《论构建我国环境押金制度_李新鑫》,《加利福尼亚州一次性PET饮料瓶的生命周期评估》

作者系北京盈创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CEO、天使投资百人会发起人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水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