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陈文胜:以绿色为笔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作者:陈文胜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09-01 录入:王惠敏 ]

——在中国农村发展学会乡村治理专委会第三届年会上的致辞

微信图片_2025-09-01_100111_356.jpg

八月的靖宇县,群山披绿、万物勃发,这片孕育了英雄精神的红色土地,如今正以“绿水青山”的生态底色,书写着乡村发展的新故事。在全国上下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节点,我们齐聚这里,共同举办“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农村发展学会乡村治理专委会第三届年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国农村发展学会乡村治理专委会,向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各界同仁,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向精心统筹、保障本次年会顺利落地的承办单位白山市各部门,向全力支持会议筹备的吉林省社科院、靖宇县各部门,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一、立足时代需求,为什么“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是必答题

本届年会以“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为主题,不是偶然的选择,而是对乡村发展现实的回应、对国家战略的呼应。可以从三个维度理解这一主题的重要性。

第一,传统乡村发展模式已走到“拐点”。过去一段时间,部分乡村以“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增长,比如过度开垦导致土壤退化、粗放养殖造成水体污染,这样的路径不仅难以为继,更直接影响村民的生活质量。如今,既要吃饱饭,更要护好家成为乡村群众的普遍期待,绿色发展正是破解发展与保护矛盾的唯一出路。

第二,乡村是绿色发展的“主阵地”。中国乡村地域广阔,既是生态屏障,也是绿色资源的“宝库”。比如靖宇的林下经济、南方乡村的生态旅游,都是把生态优势变成发展优势的生动实践。可以说,没有乡村的绿色发展,全国的绿色转型就失去了根基。

第三,二者统一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理念。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方向盘”,决定了乡村振兴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以“生态宜居”为前提;乡村振兴则是绿色发展的“试验田”,只有让乡村在绿色发展中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两山”理念才能真正落地。也就是说,要让护绿的人能受益,让发展的路能长远。

微信图片_2025-09-01_100037_441.jpg

二、抓住关键支撑,乡村治理如何为绿色振兴搭好桥

如果说绿色发展是理念、乡村振兴是目标,那么乡村治理就是连接二者的“桥梁”。没有有效的治理,再好的理念也落不了地,再美的目标也难实现。

从实践来看,乡村治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绿色底线”的守护者。比如通过村规民约明确“禁砍禁捕”要求、通过基层监管规范企业排污行为、通过村民议事会协商生态补偿机制,这些具体的治理举措,能让绿色发展从“口号”变成“行动”。另一方面是“振兴质量”的保障者。乡村振兴不是“单兵突进”,需要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协同推进,而治理体系正是整合这些资源的“纽带”。比如靖宇县通过党建引领,把红色文化传承与绿色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既守住了生态红线,又带动了村民增收,这就是治理效能的体现。

作为国家级学会的中国农村发展学会专业学术机构,乡村治理专委会一直聚焦“治理赋能绿色振兴”的研究。从如何完善“生态护林员”制度,到如何推动“绿色产业”的基层监管,再到如何让村民参与生态决策,始终试图把理论研究与一线实践结合起来。而本次年会,正是为全国的专家、实践者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各位带着各自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而来,无论是绿色治理的地方案例,还是乡村产业转型的难点突破,都能在这里碰撞想法、凝聚共识。

三、锚定实践方向,从靖宇县经验看“绿色振兴”的可能路径

为什么选择在靖宇县召开本次年会?因为这片土地本身就是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鲜活样本。

作为著名的矿泉之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靖宇县有着最为生动的实践,创下了矿泉水领域七个“全国第一”:全国第一家矿泉城、全国第一个矿泉水源保护区、全国第一个国家级火山矿泉群地质公园、全国第一个火山矿泉群地质博物馆、全国第一个矿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矿泉饮品产能第一县和全国矿泉饮品产量第一县。可以说,既有“红色基因”的精神引领,也有“绿色资源”的天然优势。

这些年,靖宇县没有盲目追求工业扩张,而是立足长白山生态资源,发展生态农业、林下经济、红色旅游。通过标准化种植中药材,既保护了山林,又让村民人均收入逐年提升;通过“红色研学+绿色观光”的模式,让乡村既有“精神味”,又有“生态味”。这种不碰生态红线、不丢发展主线的实践,正是今天探讨“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最生动的教材。

相信各位同仁在会议期间,既能通过学术交流获得理论启发,也能通过现场观摩感受实践温度。从靖宇县的探索中,找到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这也是选择在此办会的重要初衷。

微信图片_2025-09-01_095841_765.jpg

四、期待丰硕成果,让思想碰撞转化为实践力量

本次年会自筹备以来,得到了全国学界同仁的积极响应,收到的论文涵盖“绿色治理机制创新”“乡村产业绿色转型”“生态振兴与民生改善协同”等多个关键领域。这些研究成果,既有对理论的深化,也有对实践的总结,为破解“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难点问题提供了重要支撑。

接下来的会议,希望围绕主题畅所欲言,既可以分享如何通过治理实现生态保护的成功案例,也可以探讨绿色产业如何避免重形式、轻实效的现实难题;既可以从理论层面梳理“两山”理念的实践路径,也可以从基层视角提出让村民主动参与绿色治理的具体建议。期待通过这场思想的碰撞,形成一批有价值、可落地的成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最后,再次感谢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白山市和靖宇县各位领导和各部门的辛勤付出,感谢所有工作人员、志愿者的默默奉献!预祝本次年会圆满成功!祝愿各位领导、专家同仁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学有所获!

作者系中国农村发展学会副会长、乡村治理专委会主任委员,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教授。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