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今日头条

张桃林:农业农村科技创新需破三大难题

[ 作者:张桃林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10-08 录入:王惠敏 ]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近日在中国农业农村科技高峰论坛上表示,与新时代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相比,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全局来看,我国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还存在着明显差距。

  一是农业农村科技供给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农村科技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基础性科技工作积累不足,我国在农业生物资源、水土质量、陆地生态功能等方面缺乏系统长期的观测、监测,重要资源底数不清。核心关键技术供给不足,节本增效、质量安全、绿色环保等方面的新技术还缺乏储备,先进机械装备和部分重要畜禽品种长期依赖进口,生态保护关键技术难以支撑重大生态工程建设。东北黑土地保护、南方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京津冀地下水超采“漏斗区”治理、区域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重大问题缺乏有效的技术方案。前沿和突破性技术原创不足,在农业生物技术、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领跑”技术还不多。

  二是农业农村科技管理机制与激发活力、提高效率的要求不相适应。投入机制有待完善,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成果转化的投入结构需要进一步协调优化,稳定支持与适度竞争的投入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分工协作机制有待完善,中央和地方各级创新主体上下一般粗、同质化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科研低水平重复问题严重,科技创新和转化的整体效率还不高。评价激励机制有待完善,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有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符合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规律的分类评价制度尚未建立,仍然存在“重论文轻应用,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

  三是农业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与应对国际科技竞争的挑战不相适应。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新兴学科人才少,在前沿学科和基础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人才还不多。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中四分之一人员没有技术职称,35岁以下人员只占20%,与农业市场化、信息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老龄化加快,扎根基层的乡土专家、致富能手缺乏。

  张桃林表示,当前我国农业农村正处于由高质量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农村科技要以深化农业农村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切入点,以攻克农业农村核心关键技术为突破口,统筹推进科技创新要素配置,加强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整体提升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水平。

      作者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财经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