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自改革开放以来,四川搭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如今,在新时代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是为四川的持续发展不断“添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持续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科研机构、设备制造企业联合攻关,发展高端农机装备制造。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快开展农业大数据应用,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
二是要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以“四优四化”为重点,扎实推进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完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执法监管,提高基层监管能力。
三是要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康养基地、乡村民宿。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把握“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
四是要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注重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帮助小农户对接市场,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拓展增收空间。
(作者单位:江油市河口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