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陆敬平:绿色生态是建设美丽乡村的灵魂

[ 作者:陆敬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16 录入:12 ]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伟大胜利,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提供了发展方向和动力源泉。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得到长足的发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许多农村离小康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必须下大力气予以改变。总的来看,需要用生态发展促增收、生态环境促蝶变来扮靓美丽乡村。

生态发展促增收。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早在2005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在湖州市安吉县考察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强调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增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买不到绿水青山。总书记的讲话形象生动,言简意赅的善明了绿色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诠释了共产党人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由此可见,绿色生态是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灵魂。可是,我们发现,有些地方领导把经济发展与绿色生态割裂开来,认为要发展就必须让生态付出代价。殊不知绿色生态与经济发展是孪生兄弟,完全可以水乳交融,相互促进。实践证明,生态农业和绿色产品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为人们的最爱。因此说,农业要高效,农民要增收,靠传统的种植模式和化肥农药催生的高产根本不行,必须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别无他法。

绿色生活促蝶变。环境影响人、改变人。我们看到,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农民素质也同步提高,反之,贫穷落后地区不但脏乱差,而且许多农民素质也相对较差,游手好闲,甚至赌博、喝酒、打架成风。因此,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基层干部树立绿色生态发展观念,带领广大农民发展绿色经济,发家致富。只有让广大农民看到生态发展的好处,才能充分调动和激发他们发展经济和美化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俗话说,穷煎饿吵,无事生非。只要让农民们家家有项目,人人有事干,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村风民风,农民们自然会告别那些陈规陋习,树立健康向上的新风尚,用勤劳而又智慧的双手去扮靓美丽乡村,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为实现全面小康贡献自己应尽的力量。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荆楚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