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徐加玉:关于农村建设与发展的调研报告

[ 作者:徐加玉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30 录入:吴玲香 ]

我家位于山东南部,是一个一千多人口的“小”村庄。村庄地处平原,土地肥沃,一年两季,主产水稻和小麦。每次回家像是一次探险,村庄到处在建新房子,半年的时间,许多巷子就完全变了样,原先的平矮瓦屋越来越少,一栋栋崭新别墅式楼房拔地而起,又高又大。因为无处堆放,许多沙子、水泥、钢筋和砖头等建筑材料都被堆在了路边,使得四五米宽的水泥路瞬间变窄,只容得单向通行。因为在建房屋众多,许多道路的通行状况无法预测,上午还畅通,下午就堆满了建筑材料,昨天还能通小汽车,今天就只能容行人通过。

一幢幢新房子拔地而起,一辆辆新汽车开进村庄。村里人的确是富裕了许多,经过若干年的外出打拼,越来越多的家庭能够积攒起一笔可观的存款。而富裕起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建新房子。建新房子不仅关系到儿子能否找到对象及时结婚,还关系到在村中的脸面。别墅式新楼房就像名片,显示出家庭财富实力,财富的多少影响到是否有面子。对于村中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来说,有无新房子和车子这些显在的财富表现直接关系到自己的面子问题,如果自己无车子无新房,似乎是一件非常没面子的事情。

与越来越好的生活条件相比,村庄的公共生活十分贫乏,村庄公共会议许多年没有召开过,公共文化生活近于零。在我小的时候,过年时会有地方团体的巡演活动,而现在已经许多年没有见到过类似活动。年前几日,大量外出务工人员都回到了村里,但是人们的大量闲暇时间不是在电视机前度过就是在村中的小赌场里度过。赌博现象一直存在着,输赢从几百元至数千元不等,甚至成为中青年人消遣的主要方式。村庄中的年轻人碰面了都会相互问一句“今天输了赢了?”除了这个,好像也没有别的娱乐方式。

好消息是,根据县里规划,各村都要建设“文化广场”供村民娱乐,广场中有体育设施供锻炼用,有高台供唱戏和表演用,有广阔的场地供举行大型活动用。据说本村的文化广场开春后就动工修建。任何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资金。目前村中的正规集体收入并不多,主要是80亩集体土地的承包费,但是要承担数十万元的文化广场建设支出和道路、路灯等集体支出非常困难。因此村干部必须从其他途径想办法,在无法向村民收取费用的情况下,现在开始走“土地财政”之路。村民富裕起来后对新宅基地的需求日益上升,村干部借着这一东风将集体林地分块儿卖给村民当宅基地用,村民支付的款项一部分用作缴纳罚款以换取土地性质变更合法化,大部分则成为村集体灰色收入,这一收入近年来有数十万元之多,毋庸置疑,这些钱除了用来应付村庄集体开支,也有相当部分被村干部揽入了自身腰包。村干部的月工资只有600余元,单纯依靠这份工资根本没有人愿意当村干部。因此,灰色收入有应付村集体开支、提高村干部职位吸引力的作用,但也存在着损害村庄长远利益,促使村庄权力成为谋取私利工具的负面影响。

人们的腰包越来越鼓了,但是公共生活很少,村庄一年也没有一次村庄会议,精神生活似乎选项也很少,电视机和扑克是陪伴在人们最亲密的“小伙伴”。越来越多的家庭富裕起来了,但是村集体的财政仍十分匮乏。村庄“另辟蹊径”开辟财源似乎也是迫不得已,村庄建设毕竟需要大量资金,如果国家不提供(可能也没能力提供),村集体又没有大量的合法收入,那么村庄只能在“另辟蹊径”或继续维持老样子继续破败下去之间二选一。

(作者简介:徐加玉,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农村减贫与乡村治理)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村减贫与发展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