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王晓桥:以建设互联网农业小镇为载体聚焦打造优质农产品

[ 作者:王晓桥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27 录入:王惠敏 ]

尊敬的朱会长、各位来宾,同志们:

大家好!十分荣幸参加第二届品牌农商发展大会,我谨代表海南省农业厅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大家长期以来对海南农业工作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海南农业牢牢把握互联网 时代的发展机遇,加强互联网与品牌农业的充分融合,把发展品牌农业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促进经济保持稳定、较快发展,品牌农业创建能力明显提升。目前,互联网信息技术已广泛运用到海南农业生产、销售、管理和服务各环节,成为推动我省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特别是在迅速提升我省品牌农业发展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此,我愿提出几点看法,与在座各位交流。

——稳抓互联网农业小镇建设的良好发展机遇

去年415,海南在全国率先创建互联网农业小镇,这是贯彻中央和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是把“互联网 ”战略与农业供给侧改革,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的一次重要创新。恰逢“双创”、“互联网+”、“供给侧”的提出,将互联网电商平台落地到“镇”一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创建互联网农业小镇的设想后,我们在海口石山镇落地了全省第一个互联网农业小镇——石山互联网农业小镇。经过一年的紧张推进,全省互联网农业小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在文昌会文、澄迈福山、儋州木棠、琼海大路、陵水英州、三亚吉阳、屯昌坡心、琼中湾岭、白沙细水等建成10个互联网农业小镇,10个镇级运营中心和55个村级服务中心,初步形成了以旅游、电商、信息和金融服务等为主业,以镇为中心,以镇带村,村镇融合的运行体系,10个互联网农业小镇因地制宜,百花齐放,探索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和农村生态环境转变。

如今的海口石山、文昌会文等互联网农业小镇,网络光纤进村入户,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农村环境宜居怡人,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实践结果表明,以建设互联网农业小镇为载体,聚焦打造优质农产品的发展模式是符合建设海南热带高效特色农业目标的一次有益的探索。

——“互联网+品牌农业”的战略思考

海南岛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生态优势,资源优越,阳光和空气独一无二,发展优质农产品有着良好的基因和优势。在新时代新背景下,更要立足于国家提出的“互联网+、”“双创”和“供给侧”等立足点发展品牌农业,打造海南优质农产品。

()推进品牌农业发展探索出“36524”的基本思路。

36524”是海南在发展建设互联网农业小镇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出来的一套适合于海南“互联网 农业”发展的模式,要求以36524小时一分钟也不耽搁的精神重点建设互联网农业小镇,推动优质农产品建设。“3”即三大改变,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改变农民生活方式,改变农村生态环境。“6”是六大跨越,推动全省农业向生态农业智慧农业、资本农业、信用农业、一带一路国际农业,创业创新农业跨越。“5”是指实施五大工程,一个镇级综合管理平台工程,十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工程,百个特色农业品牌工程,千个农业大户工程,万名创客工程,2”是两个率先,率先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率先成为创业创新、文明卫生两个双创示范基地。“4”是四个全覆盖,光网进村入户全覆盖,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全覆盖,以农村土地确权流转为基础的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新农民创新创业行动全覆盖。

()建立海南特色名牌农产品标准体系,强化产业支撑。通过编制《海南省品牌农业发展规划》(2015-2020),指导各市县品牌农业发展;委托中国热农院、海南省农科院、海南大学、台湾屏东科技大学共完成莲雾、芒果、香蕉等20个海南名牌农产品标准及“两瓜两豆”4个生产技术规程;印发市县指导生产企业进行标准化生产,推动海南名牌农产品评选认定体系基本形成;建立农产品品牌目录制度,将最有影响力的品牌纳入目录定期发布,动态管理,以期完善、规范和强化对农产品品牌的推介、评选、推优等活动,鼓励农产品企业做好质量、做大品牌,引导生产经营者发展品牌农产品,增强海南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全国消费者的信心。

()创新发展模式,打造“消费者集中的农产品电商平台”。围绕互联网农业小镇建设,打造全新的农产品销售“优电联盟”电商平台,实行线上销售、线下体验相结合的营销模式。“优电联盟”是依托海南省农业资源应运而生的全新模式B2B平台,旨在把最优秀的电商企业和最优质的农产品生产者组织起来,通过期货竞购、订单交易、蚂蚁兵团等模式,把海南的优质农产品推向全国,促进农民增收。同时,通过电商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促进海南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目前优电联盟已经和海南200余家生产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包装设计销售的特色农产品达500多种,所售农产品畅销全国。

优电联盟成立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多次竞购活动。去年128日中国(海南)农民创业创新大会上成交额近29.68亿元。今年418,2016海南优电联盟火山富硒农产品竞购会”在海口市石山互联网农业小镇成功举行,短短6分钟内,10万斤“火山富硒荔枝王”(期货)300万斤“火山青皮冬瓜”(期货)被竞购一空,从选果、摘果、产品安全检测到物流发货方面提供全程监控,所有产品均贴有质量安全可溯源二维码,总成交额840万元,为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活动引起了全国各大媒体和各路网民的竞相关注,百度、中国新闻网等媒体作了头条报道,全国376家网络媒体作了刊登、转载,影响空前。519,正值海南互联网农业小镇建设一周年之际,依托海南独特的优电联盟电商平台,以海口为主会场,分设北京、上海和深圳三个分会场共同举办2016年海南优电联盟竞购活动,18款优质特色农产品依托优电联盟的平台实现全国三个城市同步竞购。在海口石山会场现场推荐的7款农产品,均在3分钟内被抢购一空,当天成交金额达到1648万元。

就在前天,“优电联盟”在澄迈又成功完成了一场“澄迈优质农产品的竞购会”,无核荔枝、桥头地瓜、霜糖木瓜、珍珠石榴等拳头产品分别在不到1分钟的时间内售罄,成交金额达XXXX,再次展现了优电联盟平台的实力。

()创建优质农产品众创中心,鼓励农民实现“双创”。海南省农业厅联合海南股权交易中心创建优质农产品众创中心,推广农业众筹项目,充分发挥群体资源优势,为农民创业创新提供了新空间,不仅能够改善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给游客带来优质的休闲体验,为“创客”提供了优质的“众创空间”,这标志着海南互联网农业小镇优质农产品建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广阔农村市场落地开花。

()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3G系统,保障农产品安全。海南省农业厅加强与新华社海南分社和中国移动海南公司合作,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3G追溯系统,推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生产过程可控化、质量监管网络化、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化和决策支持智能化。以物联网技术为重点,推进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标准化,目前海南不少种植基地已经部署了物联网系统,把互联网、远程监控和智能喷滴灌系统紧密结合,实现了作物的精准种植和实时监控,不仅有效提升了品质,也为“农业众筹”和“网络认购”提供了技术支撑和质量安全保障。例如,三亚南鹿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牛奶莲雾实现所有销售个体贴上二维码追溯标识,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快速获取农产品的生产源头和农药使用情况,使消费更加安全和放心,进一步助推海南品牌农业建设。

()健全优质农产品标准工作的激励机制。海南省政府在2013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农业发展的意见》,省级财政从2014年每年安排1亿元扶持品牌农业发展,海南三亚、儋州、临高、东方等市县出台品牌农业扶持政策,通过推动各方面对名牌农产品标准化政策、资金的支持,引导创建名牌农产品品牌等方式,逐步健全名牌农产品标准化工作的激励机制,形成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内生动力,保持农业标准化工作活力。

()加强优质农产品的宣传。充分利用新华社、人民网、农民日报、海南日报、海南广播电视台、南海网、海南农业信息网等主流媒体对全省品牌农业进行大力宣传,一是抓住“冬交会”、“农博会”有利时机,发布海南名牌农产品标志(LOGO)和标准,使消费者对海南优质农产品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二是委托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对海南互联网农业小镇特色、优质的300个农产品进行了品牌包装设计,录制播出《互联网农业小镇》电视专栏节目,组织新华社、南海网、海南日报、海南广播电视台对20132014年品牌农业现场推进会实况报道,通过报纸、网络、电视、新媒体等媒介,扩大宣传海南优质农产品,三是与人民网、新华社、海南日报、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南海网等主流媒体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实行全媒体宣传,海南广播电视台海周刊出版互联网农业小镇海岛生活专刊三期印制了3万多册,在海南环岛高铁上宣传,人民网海南视窗策划新锐融媒首届海南互联网农业小镇行,总粉丝数量高达2亿的知名学者实地探访互联网农业小镇并参加中国海南2015年农民创业创新及互联网 大会宣传效果凸显,海南广播电视总台绿色农业进行时等栏目制作了互联网农业小镇专题电视节目,海南日报、新华社海南分社等媒体进行了持续跟踪宣传。通过一系列的品牌宣传活动,海南品牌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

——发展“互联网农业小镇+优质农产品”的新亮点

海南率先在全国启动互联网农业小镇建设,发展优质农产品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主要亮点体现在两个字,一个是“实”,一个是“新”。

“实”,体现在基础实、产业实、工作实。“基础实”就是指互联网农业小镇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光纤入户,让农民搭上“互联网便车”。2015,我省级财政投入8129万元,10个互联网农业小镇大力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初步实现了4G到村、百兆到户、WiFi全覆盖,以镇、村服务中心为主体的管控体系基本建成,为互联网农业小镇优质农产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提供了技术支撑。“产业实”就是指互联网农业小镇始终把产业作为发展的根本,海口石山重点围绕“火山”文化,培育出黑豆、壅羊、石斛、荔枝及休闲农业等一批特色产业,文昌会文镇的佛珠产品,澄迈福山镇的咖啡产品,儋州木棠的手工艺品,陵水英州的现代种业,白沙县的休闲农业等等,基本上一镇多品。陵水英州互联网种业小镇,通过建设“互联网 ”基础设施,对传统种业发展模式进行升级,实现对南繁、水产、林业、草业、畜禽、微生物物种等的“大种业”统筹,打造产值过百亿的世界种业“硅谷”。“工作实”就是指互联网农业小镇的建设者们,在没有现成经验模式借鉴的条件下,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创造了36524小时一分钟也不耽误的“石山速度”。

“新”,体现在思路新、手段新、机制新。“思路新”就在于准确把握互联网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规律,把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全产业链,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为海南农产品插上“双翼”。以“互联网农业小镇”为支撑,引入专业的电商团队,专门负责电商平台运营、产品选品、产品设计、产品营销等业务技术指导培训,从根本上改造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进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富裕。“手段新”是互联网农业小镇善于利用互联网技术,比如在生产环节,建立了一批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把互联网、远程监控和智能喷滴灌系统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作物的精准种植、实时监控;在销售环节,把农产品电商与期货交易结合起来。“机制新”就是大众参与,媒体推动。互联网农业小镇的运营机制不拘一格、讲求实效,有效整合了生产、电商、金融、保险、快递、质监等资源,形成了共同参与互联网农业小镇建设的强大合力,特别是媒体推动,加强宣传,提升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影响力,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各位同志们,“互联网 ”给当今时代提供了速度与激情,成为引领生产生活方式变革的巨大推动力,成为新常态下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增长点,我们将以“创新强农、协调惠农、绿色兴农、开放助农、共享富农”的理念引领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按照 “一条主线,两个重点,三区试验,四化并进、五项支撑”的“12345”发展思路和“36524”的互联网农业小镇建设精神,坚持一条主线就是要调结构、转方式、创品牌、促增收,抓住两个重点就是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和适度规模经营,深化“三区试验”就是要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农村综合改革示范区,推动“四化并进”就是要推动热带现代农业园区化、资本化、信息化、国际化,强化五项支撑就是要强化物质装备、科技创新、人才体系、政策法制、生态环保等支撑保障作用,创建全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省和农业信息化示范省,积极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冬季瓜菜、热带水果、热带作物等标准化示范园和标准化养殖小区;重点培育“优电联盟”电商平台,促进生产、电商、物流、金融、保险、快递、质监等社会资源的大整合、大协作,实现海南农产品“五个统一”,统一平台、统一品牌、统一检测、统一保险、统一结算,把优电联盟打造成为农业增效平台、企业价值倍增平台和消费者汇集平台;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提升省、市()、乡()、田头四级农产品检测机构物质装备水平,执行大田监测、上市检测、持证出岛制度;加强“三品一标”认证管理,打造全程标准化的产销体系,培育区域公共和地力标志品牌,创新农业会展品牌,整合农产品品牌,推动热带农业品牌建设,做大做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今天来参会的各位同行有很多好的经验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欢迎大家到海南多走走、多看看,更多地了解、关注海南互联网农业小镇和优质农产品建设,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最后,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作者系海南省农业厅副厅长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人民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