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县域如何实现平稳快速发展?这是困难多数县区的发展难题。传统的工业难免受制于资源限制,以劳动密集型为代表的制造业又需要大量的人力作为依托,发展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显然与多数县域不太丰富的实情不相符。面对这样一个难题,不妨采取“特色立县”的发展思路。
东莞有“一镇一品”,它辖区内每个镇制造的产品不相冲突,在规避了内部竞争的情况下专心制造较为单一的商品种类,把东莞打造成了“制造业之都”;浙江义乌有“小商品之乡”的美誉,它制造的小商品不仅产销国内外,更为重要的是该地紧紧依托“互联网+”战略,成功占据了线上线下两大小商品市场,打造了小商品的“义乌品牌”。国内其实不乏发展特色经济的代表,缺乏的只是发展特色经济、立足特色经济的定力和魄力。
以旅游业这个特色产业来说,走遍神州大地,“旅游强县”“旅游立县”这个口号随处可见。发展旅游业固然是“特色立县”的好路子,但旅游业是每个地方都能发展起来的吗?显然不是。发展旅游业首先需要的就是拥有旅游资源,有的地方有几座山、有两条河就打出了“旅游强县”的标签,这明显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自我安慰”行为。
“特色产业”的发展从来都不是随波逐流,更不是“随心所欲”。所谓特色产业,就是特有的、他人无法模仿或者说无法长期模仿的产业。这要求我们发展特色产业时一定要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从自身具备什么、市场缺少什么、群众需要什么等方面着手,深入研判,结合实际利用自身独一无二的优势发展具有显著特色的产业。以湖南宁远县为例,该县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舜文化资源,舜帝陵就坐落在九嶷山脉之中,自然可以打造“德行天下,追根溯源”的舜文化旅游品牌;又如该省江永县的“三香”(香柚、香米、香芋)在湖南久负盛名,发展出以“三香”产品为核心的农业新型化产业自然是水到渠成。
“特色立县”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好思路。具备发展“特色经济”条件的县域不妨牢牢把握这个契机,以“特色”促立县、做强县,实现在经济下行压力中“弯道超车”、“逆势上扬”。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