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绅阶层是我国封建社会一种特有的阶层,多由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的中小官吏、科举及第未仕或落地士子、宗族元老等构成。他们或教书育人、或从事乡村管理,对于乡村道德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到了近代,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乡绅阶层逐渐淹没在历史中。
现代乡绅文化有待发展。要认识到,加强现代乡绅文化建设,不是要恢复旧时乡绅制度,而是在汲取其合理性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进行创新发展。
在当今时代,加强新乡绅文化建设,对于完善乡村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新乡绅文化建设,可以实现城市反哺乡村。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每年都有大批乡村青年进城工作,整个社会人口呈现由乡村向城市单向流入的特点,通过引导城市退休人员、退伍军人以及其他社会有识之士等返乡,推动新乡绅文化建设,有助于城乡文化互相融合,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完善乡村社会治理。新乡绅文化建设,也有助于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近年来,在国家物力财力的持续投入下,广大乡村硬件设施得到巨大改变,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思想文化建设却偏于滞后,加强新乡绅文化建设,是加强农村思想文化建设,完善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可以把广大乡村真正建设成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幸福家园。
推动新乡绅文化发展虽有诸多益处,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城市返乡人员对乡村文化建设并没有起到预想中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退休人员中养老是返乡主要目的。城市退休返乡人群中,相当大一部分人主要目的是在乡村养老,对参与乡村建设没有多大热情,除了见面打打招呼外,与村民交集很少,基本游离于乡村生活之外。每年春暖花开之际,从城里返回农村,享受美好田园生活,天气转冷之后,再返回城市避寒过冬。
二是返乡创业人员的主要目的是寻找创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虽然这可以带动一批农户就业增收,但在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社会治理中发挥的作用有限,没有发挥出对乡村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和重要影响。
三是缺少组织支持引导。也有部分人回到村中确实想干点事,但遇到很大困难:不知从何着手,生活、工作没有得到必要帮助和支持,缺乏必要的组织和引导,难以形成合力。
统筹考虑乡村建设发展实际,要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乡绅文化,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理清总体思路。要突出以文化道德秩序构建为目的,通过把城市退休人员、退伍军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大学生等人员培育成当代乡绅,将传统道德文化持续“注入”广大乡村。要以走进普通群众生活为关键,城市返乡人员必须积极主动与普通群众交朋友,成为广大群众眼中的“自己人”,这样才能在道德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要以亟需解决矛盾问题为突破口,新乡绅文化建设,应以解决婚丧嫁娶这些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为突破口,争取短时间内收到立竿见影效果,从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还要立足长期建设发展,培养现代乡绅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城市返乡人员要逐步融入、取得信任,成为群众贴心人,才能最终发挥作用。
二是要加强乡绅队伍建设。加强新乡绅文化建设,新乡绅队伍是关键。需要有一批立志家乡建设的人员。要培养现代乡绅为百姓服务思想。无论曾经地位多高,官有多大,一旦决定服务乡村,就只是一名普通村民,不能抱着其他名利心,也不能只把农村当做养老之地。要当好标杆榜样。现代乡绅不仅仅是个称号,在乡村进行道德文化服务过程中,要以自己行为感染、教育、影响人,不能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要做乡村百姓知心朋友。要成为服务乡村的现代乡绅,必须与普通村民打成一片,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想办法、出实招,有效提升村民的整体道德水平。
三是要多方力量配合。新乡绅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各方相互配合、通力合作,为乡绅文化建设提供良好土壤。要突出民间力量的主导作用,可由立志于返乡的退休人员,成立退休人员返乡服务队等类似民间组织,协调处理退休人员返乡、推进乡绅文化建设等相关事宜。基层组织要多提供帮助支持,乡村基层组织要对城市返乡人员生活、工作提供尽可能帮助,使退休返乡等人员能够排除一切干扰,扎根乡村为乡村道德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民日报 2017-01-25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