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推动新一轮改革大潮奔涌而起。然而,改革总会触动某部分利益者的奶酪,基层是改革工作的前沿阵地,直接面向广大群众,群众的现实问题棘手,矛盾突出,开展难度大,导致基层改革工作者普遍存在畏难情绪、改革信心动力不足、改革进度滞后等问题……
奋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若没有基层的落地落实,真抓实干,精准发力,也会犹如镜中花、水中月,成为一个绚丽虚幻的泡影。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能否持续推动,关键在基层工作者是否坚定信心,是否真抓实干。
建立健全容错机制是改革工作的基本保障。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凸显,各部门管理者在鼓励创新,表扬先进的同时也亟须建立健全容错机制,形成允许改革有失误,但不允许不改革的鲜明导向,基层改革工作者只有先消除了思想顾虑,才能施展拳脚,敢为人先,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
坚定信心是改革工作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推进改革工作的常态化已成定势,广大基层工作者坚定改革信心,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拥护改革,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只有坚定了改革信心,充分发挥基层工作者改革的主观能动性,吹响改革冲锋号,勇往直前地推动改革工作,不畏险滩,不惧顽疾,攻坚克难,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气魄和决心,坚决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
真抓实干是改革工作的关键本质。真抓实干,体现在既要坚决贯彻落实,也要注重总结反馈。“落实”二字,乃是改革者必须兑现的承诺。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明确改革时间表路线图,列出清单、挂图作战,全力攻坚。同时,推进改革工作也要注重总结反馈,改革工作要接底气,要了解基层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因此,基层工作者需要把走访调研作为日常工作内容之一,做好收集整理工作,形成评估报告积极反馈报送至上级单位,便于其及时研究制定相应对策,上下联动,及时解决,防止改革工作出现偏差,全力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我们仍在穿越历史的三峡,改革会当中流击水。”广大基层改革工作者只要消除顾虑,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形成想改革、敢改革、善改革的良好氛围,涉险滩,啃硬骨头,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就能深入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作者单位:四川省蒲江县国土资源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