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部署“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时强调,要“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表示,“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将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采取扎实有效的举措,继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中国纪检监察报 10月27日)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反腐倡廉始终是受到关注的热点问题,反腐倡廉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反对腐败、倡导廉政的综合反映,是对当时政治文明、法制意识、道德观念的整体折射。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不同时代、不同政权、不同统治阶段在自身存续和发展中,都曾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各自的执政理念、法治思想、道德治廉观念熔铸到了反腐倡廉制度之中。反腐倡廉简单来说,就是针对违法乱纪的干部开展的整治、教育活动。那么这个整治的治应该针对什么关键现象呢?笔者认为在于治三个字,贪、散、懈!”
第一字是贪。“贪”,为万恶之源,其含义简单明了。可是,能够守住初心不去犯这个字,可不那么容易了。自古至今,都有‘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如果仅靠俸禄,哪里来的这万贯家财?还不是一个贪字导致的?这些银子后面,又隐藏着多少被敲诈的家破人亡贫无立锥之地的老百姓?
第二字是散。我们现如今的干部体制,已经细化到分门别类分行业设置专人管理,带来人数众多的干部。如果我们党员干部都紧盯着自己的三分自留地,不配合,不默契,面对传达下来的各项方针政策没有人认真督办,也没有人去贯彻执行,这不等于这项政策形同虚设了吗?再或者是玩形式,走过场,看似热热闹闹认认真真,其实根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如同一盘散沙一般各行其是,这怎么能干好工作呢?
第三字是懈。我们现在有些干部一天到晚都忙得很啊,忙着去应酬,忙着去拉帮结派,忙着去游山玩水,忙着去搓麻将斗地主,唯一不忙的,是自己的工作。这是什么性质?很多同志有一种认识,我一没贪,二没散,总可以是个好干部了吧?错了!在其位不谋其政,是最大的失职,不作为是最大的职业犯罪!
要在新时代“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关键还是在于治住党员干部中出现的“贪、散、懈”三个字,党员干部要禁得住贪欲,同心同德不懒散,百尺竿头不懈怠。清除官场三蠹,强举措,树正气,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作者单位:合江县司法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