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遏制农村“天价彩礼”还需制度发力

[ 作者:田小典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2-08 录入:吴玲香 ]

“十几万彩礼一分不要”“市委书记登门祝福”……从今年10月份开始,河北邯郸曲周、沧州河间、邯郸肥乡等地农村陆续出现“零彩礼”结婚,引发社会关注和支持。(12月7日 中国新闻网)

近几年来,“天价彩礼”成为了社会热点话题,东西南北中各个地方,天价彩礼都已经形成了一股了风气,尤其是农村地区,彩礼价格节节攀升,从六万六、八万八,到十几万、二十几万的彩礼标准,与农民的收入水平极其不匹配,导致很多农户因彩礼致贫。今年来,河北部分地区出现了“零彩礼”现象,引来社会一片叫好声,虽然专家也预测以后“零彩礼”、低彩礼会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不过,在笔者看来,要遏制“天价彩礼”,还需制度发力。

“天价彩礼”的形成自有其历史根源,在计划生育大背景下,受重男轻女思维的影响,一些农村家庭采取人工措施,干预孩子的性别,导致男孩出生率长时间远远大于女孩出生率,如今,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到了婚育年龄,在男女性别比失调的情况下,女孩成为了农村的“香饽饽”,不论内部和外部条件,都不再愁嫁,掌握着婚姻市场的主动权。在这样的情况下,“天价彩礼”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随着全面二孩的普遍实施,加之性别鉴定成为了禁止行为,女孩出生率大大提升了。但是,在很多农村地区,重男轻女的思维一时间很难转变过来,还需要从思想层面发力,加大政策执行力度,不折不扣地执行各项婚育政策,同时,还得继续从改观农村人思维模式入手,加大宣传力度,让生男生女一个样内化为每个人的具体行动。

在传统社会里,女方对男方存在着依附关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天价彩礼”有了一定的存在基础,在部分人心中,形成了“彩礼越高,女方身价越高”这样的攀比心理,把本来是基于情感的交流习俗退化成商品的等价交换。因此,需要从消除职场歧视入手,让广大女同胞在职场上减少点“无力感”,让她们不至于因为职场歧视而完全回归家庭,从而影响更多的女同胞依赖男性而存活,这才是遏制“天价彩礼”的根本。只有营造男女平等的职场氛围,提高女同胞的生存技能,祛除其根深蒂固的依赖心理,才不至于让其个人及家庭将婚姻视作筹码,通过“天价彩礼”来体现自身价值。

(作者系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中学教师)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