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留住绿水青山基层干部责无旁贷

[ 作者:何咏文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2-15 录入:实习编辑 ]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是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近年来,党个国家在狠抓政治生态风清气正的同时,也没有放松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建设。为此,全国各地都因地制宜地制定出保护生态的措施付诸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怎样沿着所指的大道前进,就需要最基层的各级领导干部具体操作。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这就是说,先前的生态文明建设虽说也成绩不错,但还没有完全进入制度化和法制化。确实,在某些人看来,抓经济发展,搞反腐倡廉才是重要的工作,至于“绿色、循环、低碳”等生态问题,没有必要去“上岗上线”。其实,这种观点是相当危险的。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了国际焦点,全球的生态安全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所以,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已经刻不容缓了。在一些地方,总是把眼光落在当前,搞产业发展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一些滞后的产能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后患。因此,各级地方党组织和政府,要把眼光放长一点,只有保住了我们的生态,一切资源才会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服务,“金山银山”才不会成为一现的昙花。

小学生都知道,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也就是说,我们眼前把地球恩赐的资源当作“金山银山”不加节制地耗掉,就失去了永远的“金山银山”。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党中央的意见,具体执行还要靠最基层的领导。如何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真正制度化、法治化,需要彻底转变观念,摒弃“鼠目寸光”的观点,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生态文明,从我做起”,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留住“绿水青山”,基层干部责无旁贷。

(作者单位:四川省合江县安监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