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8日,位于海口市白龙路的海南省第一中级法院,开庭审理琼海市原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允彦受贿案。公诉人宣读了8000余字的起诉书,揭示了朱允彦多次收受工程承包商贿款共计415万元及一辆轿车的犯罪事实。旁听群众及朱允彦的亲朋好友无不感到震惊。朱允彦在升任人大常委会主任后,手中没了实权时曾感叹:房地产商都是小人,没权之后他们躲着走。(6月17日 中国新闻网)
“有权朋友实在多,无权朋友处处躲”道出的是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从古到今,那些不法商人根本就没有“君子”过,朱允彦说他们“都是‘小人’”,一点也不假。但是,这些“小人”们之所以能够前途宽广,还不是仰仗着那些自称“君子”的“大人”们。所以,官商勾结自古至今从来没有消停过。“无商不奸”,那些怀揣发财美梦的商人们,正是能找到“有权在握”的“大人”庇护,才得以“一路顺风”。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见,“君子”的胸怀是多么的宽广。“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等等古训,都道出了“君子”应有的作为。作为琼海市原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的朱允彦,官位已经不低,官声也不是很差,理所应当成为“君子”。然而,就在与这些“小人”的交往中,渐渐地脱离了君子之道,与“小人”们相互利用,作出些伤天害理的,完全违背党纪国法的事情。如果要到这个时候才想到自己是“组织中人”,是“人民公仆”,那自己就已经不是“君子”了。
一个“权”字,让一个曾经“克己奉公、严于律己”的干部成为了“阶下囚”,真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早年有一句歌词“钱啊,你这杀人不见血的刀”曾经一度“红”遍全国,因为歌中说得太好。然而,要说“杀人不见血”,有时候“权”比“钱”更重要。“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权力”通融下的种种肮脏行径,经不起阳光的爆嗮,更经不起党中央着力反腐的“铁拳”。回望朱允彦一路行来的“轨迹”,演绎出滥用“权力”者的复杂心态以及官商勾结的沉疴诟病。
一个“权”字,毁掉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前途,更重要的是给党和人民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留下许许多多的无法挽回的“后果”。诸如豆腐渣工程、不合格产品等,很大程度上就是“权钱交易”的结晶。而这些“后遗症”,事关子孙后代,后果不堪设想。特别是“房地产商”,从事的是楼房建筑,涉及的是千家万户,倘若“官商勾结”,导致“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就事关人命,事关党和国家的事业兴隆了。
“实权虽已失,余权尚有温”。在“实权”失去以后,虽说大多数“小人”们都“树倒猢狲散”了,也有一些眼光“长远”的老板们继续“上贡”。这并不是说这些房产商就怎么“君子”,而是各有所图——“日后我在工程上遇到什么难事找他帮忙,他说话比我跑十次都管用。做人要留后路,他没了实权,还有余权。”商人的奸猾可见一斑。
“君子当行正道,莫教误入歧途”,无论中央高干,还是基层工作者,都是人民的“勤务员”,都应该是堂堂正正的“君子”。若与那些奸猾狡诈的“小人”沆瀣一气,作出些有损党和人民利益的事来,就不配作“君子”了。朱允彦的感慨,大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思路。须知,“权”是党和人民给予的,只配那些堪称“君子”的人才能“严以用权”,才能把“权”用在刀刃上。
作者地址:四川省合江县自怀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