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莫因面源污染“遮”美丽新村建设之路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陕西省政协围绕推进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治理进行的调研显示,当前农村面源污染现状不容乐观。对此,有关专家建议在加强治理工作宣教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环保意识的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农村治污设施水平,落实治理主体责任,量化目标考核标准,打好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组合拳”。(人民网9月26日)
农村面源污染是指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中,溶解的或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域,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使大量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所引起的污染。
传统的农业种养殖给土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农民为增产增收施用的农肥农药也大大破坏了土地自身的恢复能力。传统的深耕习惯破坏着土壤的生态和肥料,加剧了农业面源污染,以前的清清流水早已变得污水横流、臭味熏天,“黑龙江”一词也无奈地相传于农民口中。
美丽新村建设不关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老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乡野美景,也是美丽新村的综合体现。为推进美丽新村建设的步伐,要切实改善农业面源污染,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改善传统种养殖习惯,用科技改变落后,用行动创造未来。
农民自身得需转变观念,要切实摒弃“以前看到水稻不够绿就想加点尿素,看到稻田虫多就想喷农药”的老旧思想,农业的增产增收是目的,切不可为目的而放弃原则。改变传统用肥用药习惯,培养农民的环保意识,政府需大力扶持新科技农业生物用肥,用科技带动农业增收,还土壤以干净之躯。
政府加大对农村垃圾处理的修建工程,做到农民有地方扔垃圾,有地方处理垃圾,有地方改造垃圾,垃圾不仅仅只是“废物”,也是“宝物”。
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建设美丽乡村。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莫因污染遮我眼,要因污染明我心,促我动,明我行!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川南农经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