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李铁表示,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增速、农民外出打工增速、实际城镇化水平之间,数据不尽一致,有误差。在农民工增量下降、增长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完成每年1%的城镇化增长率略有困难
【财新网】(记者 黄子懿)“各项改革进展缓慢,现在看,土地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投融资管理体制虽然都提出要推动,但步履维艰。”12月15日,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首席经济学家李铁在2016城市中国计划年度论坛上表示。
他指出,受改革滞后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前中国城镇化有放缓趋势,这一现象值得警惕。
李铁表示,按照原有经验,中国每年大约会有占比1%的人口、约2000万人进入城市。按照这个趋势,到2020年,中国城镇人口将达到8亿多,2030年将达到9亿多。
但他表示,从去年看,“城镇化速度严重放缓”。
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1%,与2014年的54.77%相比,上涨1.33个百分点。从2011年到2014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上涨了1.59、1.30、1.16和1.04个百分点。
不过,李铁表示,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角度看,数字要小很多。2010年至2015年间,农民工总体增量从1245万人下降到了352万人。其中,跨省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增量从802万下降到了63万,2015年与2014年相比增长0.4%,“几乎零增长”。
“这种情况下,去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1.33个百分比的增长是怎么实现的呢?”李铁提出疑问,“是不是行政化带来的?”
李铁表示,“三个数字,城镇化转移速度、外出打工增长、实际城镇化水平之间,确实有误差。”他透露,今年中国将会用新的方法解决数据真实性的问题,但是劳动力转移速度大幅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
李铁认为,中国真正的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工,在农民工增量下降、增长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完成每年1%的城镇化增长率略有困难。
至于未来趋势,他表示,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机器人的采用,未来的城镇化速率依然面临挑战。同时,“城市包容性越来越差,我们城市建得越来越好,但对外来人口低容忍。”李铁表示,这将影响服务业增长、就业人数增加。
他还表示,虽然国家推进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解决农民落户问题,但目前为止进展缓慢,已经进城就业的存量农民工落户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根据国际经验,改革要花很大的力气调整结构,无论中国还是世界,动群体利益的改革基本很难进行。”李铁说道,“中国这么大的改革,在城市居民利益面前、在城市市长面前遇到严峻的挑战。”
“我们提出城镇化以人为本,但是在巨大的利益挑战面前,我们确确实实感觉到推进起来还是遇到一系列困难。”李铁表示。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财新网 2016年12月16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