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前几年和朋友们争论未来的中国是“城市中国”还是“乡土中国”时,大家都一致认为“城市中国”更靠谱。理由无非是城市产生聚集经济、城市就业机会更多,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农业附加值低、农民缺少组织能力。好像“农村资源单向流向城市”的潮流难于逆转,好像我们的“乡土中国”以后将逐渐消失。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几年城市生活成本的提高和气污染的问题的加剧、再加上中国老龄化社会的逐渐来临,近几年出现了“逆城市化”的迹象。美丽乡愁、乡土中国等问题再次走入了人们关注的视野。而同时出现了一股更重要的新势力,那就是就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它打破了原来的“物理空间和时间”的边界,从而在“虚拟空间”上产生了“新的供应链”关系和新的经济形态。笔者在就这种背景下提出一种基于O2O思维的乡土中国构建策略,以抛砖引玉:
一是线上建立生态圈和粉丝群。移动互联网工具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时空限制。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的快捷。尤其是微信和微博等社交工具所拥有的即时通讯、上传、分享、召集和传播等功能,给整个产业界带来了一次全新的革命—即:“任何产品或商品都是自媒体”的理念。具体到乡村的物品和美食等就是通过整体包装,都打造成了一个个充满个性的“自媒体”定时把它们所代表的价值趋向、功能属性和使用功能,通过网络展示给其它城市或地方的人群,围绕此形成一个个独特的“价值生态圈和粉丝群”。这就使得它们超越了简单的吃、喝、用等物理功能,而变成某些特定人群交流和价值沟通平台。
二是线下发展旅游等体验经济。如果套用时髦的O2O概念做个对比,微信是线上交流,而旅游和休闲产业就变成了一系列线下体验。如何利用好旅游业的体验经济特性,把我国沉睡了农村传统文化进行如果合理包装故事化营销和游线串联,必然成为迎合这种市场需求的重要“新供给侧改革”。
三是线上线下构建新型合作社组织和专业联盟。随着城市压力的增大和雾霾的困扰,一些具有前卫意识的人开始走出城市向往自然。或者是为了纯粹的寻找“吃的体验、活得健康”!也或者是希望到农村寻找新的“蓝海”事业!一场新的“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它们或者带着资本、或者带着技术、也或者带着激情创意、也或者只是带着一些好奇…..这些人的到来必然给乡村带来一种新的变革的力量,相比传统的农民群体更具组织、管理和营销能力,如何让这些乡村创客和当地农民一起打造新的合作社,就显得日益重要。
总之,应该充分把握好互联网+、旅游体验业、双创等趋势红利和技术工具。在新的发展背景下,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发展理念,重新定义和组合乡村的各种资源和文化元素。同时积极融入“个性化定制时代”的需求,在乡土中国打造各种“亚文化组团”或新型合作社组织,将有利于为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探索出一条道路!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微信(微信号:晓军视点)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