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赵霞:让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同频共振

[ 作者:赵霞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7-10 录入:实习编辑 ]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河南调研时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担起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以苦干实干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7月6日 新华网)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关键。脱贫攻坚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而且越往后成本越高、难度系数越大、见效速度越慢。在这场硬战面前,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凝聚共识,紧紧抓住基层党建这把“金钥匙”,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让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同频共振”。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也是党团结带领广大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组织保障。实践证明,基层党建与农村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基层党建抓得好的村,比较富裕,而基层党建薄弱的村,发展相对缓慢。这就意味着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必须以建强基层党组织为抓手,把基层党建工作融入到脱贫攻坚的各个方面,提高基层党组织脱贫带富的能力。在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的无缝对接中,实现两者齐推并进、融合共促。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发挥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必须要配强基层党建班子、育好干部队伍,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始终冲在前线、干在前列。既要当好脱贫攻坚的“指挥员”,又要当好“战斗员”。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把贫困人口当成亲人,把脱贫之事当成家事,带着真挚感情搞脱贫,用“绣花”功夫抓脱贫。惟其艰难,方显勇毅。面对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广大党员干部要树“愚公移山”之志,以“钉钉子的精神”,把这项民生工程办好,在实践中锤炼党性,以“实干”擦亮党员名片。

  “只要办法对,四两拨千斤。”任务越是艰巨,就越要瞄准靶子,开好方子,越要坚持苦干实干巧干。我们的干部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最了解农村基层实际,只有用好这支队伍,才能彻底找到“穷因”,挖出“穷根”,祛除“穷病”。贫困人口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党组织的最大优势就是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和引领群众。只有为脱贫攻坚插上“基层党建”的翅膀,促使党建与脱贫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劲”,方能托起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致富梦。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天山网  2017-07-07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