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吴梦:厚植人才开放理念让发展“土壤”更肥沃

[ 作者:吴梦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4-20 录入:吴玲香 ]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一个国家的对外开放,必须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首先要着眼于人,着力于人,推动人们在眼界、思想、知识、技术上走向开放。

毋庸置疑,人才是加快发展的定海神针,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谁抢占了人才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发展主动权。在十三五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谋篇布局的新常态下,唯有牢固树立起互利共赢的人才发展理念,推进更高水平的人才对外开放,最大力度地集聚人才、用好人才,特别是发挥好高层次人才对整个人才队伍建设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脱胎换骨的赶超和跨越。

近日,昆明市借助与朝阳区缔结友好城市的东风,以凝智聚才、协同发展为主题,开展为期5天的北京朝阳高端人才昆明行系列活动,旨在建立长期、稳定、有效的人才交流合作关系,为昆明加快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此次北京朝阳高端人才昆明行活动,是昆明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的一次创新之举,为昆明带来了全新的思维理念、开放的视野和一系列合作项目,真正实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真正让各类人才发挥聪明才智有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昆明以先进城市为标杆,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人文交流中心应有的胸怀和心态。

长期以来,各地在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上,尤其是人才开放交流上,仍存在思想禁锢、画地为牢、坐井观天的观念,开放合作的层次不高、结构不优、制度创新不足,尤其是运用区位、资本、技术和信息市场开放,融合推进人才工作的办法还不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活力的释放,仍然存在明显的人才瓶颈人才短板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随着各地之间联系日益紧密、竞争日趋激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全面小康步伐,迫切需要根据产业需求和发展实际,从战略全局、长远发展的角度,科学制定人才对外合作计划,哪里人才多就去哪里引,哪里实力强就朝哪里借,哪里经验好就向哪里学,不断扩大和深化对外人才智力交流合作。对此,需要不断提升对外合作水平,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交流为重点,在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大规模上开展人才合作;不断创新交流合作模式,坚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原则,采取联合开发、合作研究等更加紧密形式,挖掘合作潜力,丰富合作内涵;不断优化交流合作环境,努力营造开放、多元、灵活、包容的政策环境,激励创新创造,促进各类人才智力自由流动。

(作者单位: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委)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